颗粒类型

全部
221条
析出资源
108条
图表
40条
专题
42条
作品
3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岘川村” 相关
共 221 条 11 / 15
151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手艺工匠出门,尤其是出府出县,十分讲究出门日子。习俗有“初三、十一(指旧历),不用择日”之说,亦有“七不出,八不归”之忌,逢七决不出门。有的人未择日子出门,没有赚到钞票,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违犯出门禁忌,此风今时仍流行。
152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岘口山多,在山靠山。“近山边烧新鲜”,不仅自家要烧,还要卖柴换粮食。对保护松木要求特别严格,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封山仪式。届时由大宗理事出面,或在大明堂,或在通往上山的大路上,扛着缸酒,鸣锣晓示,让每户人家拿米升来喝酒,公布禁山规定。按规定柴期...
153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每年八、九月,玉米、糖蔗快成熟季节,禁田野是必须举办的一项活动。水少梯田多,秋作以玉米为主。每年这个时节,几个有威信的长辈都会出面组织,用松木做桩,削出一个平面,上写“严禁田野,违者重罚”字样,插遍每个畈的路边田岸上,以示禁令,违者必罚。
154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岘口梯田多,易旱,农田用水十分宝贵。“夏至水抵桐油”。传统做法是一过夏至就分塘用水,制订用水公约,提倡节约用水。规定先用溪水,后用塘水,先车高沿,后车塘下。大塘统一组织车水,专人放水,放水以通四角为准。组织车水一般按受益田亩负担。车水轮换时...
155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村里有严格规定,非柴期不得上山挑柴。通常每年八月入秋后开山,结合农时确定柴期。柴期也只能砍毛柴或松桠,不能采伐木材。个别户因特殊急用木材,也必须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批。为了多卖柴,非柴期可以上山采伐,但也必须在柴期才能把柴一担担运下山来。
156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一日三餐,从一干二稀、二干一稀到餐餐干,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食为大米、玉米、麦类。主食花色品种:大米饭、粥、索面、粉干、麦饼、玉米饼、饭汤、羹等。旧社会,家穷,粮食紧张,嘴说大米饭,实际上是田荠饭、萝卜饭、芋饭。
157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夏日农忙时节,或请手艺工匠,三餐正餐之间,要加点心。上午叫“小点心”,下午叫“大点心”,以“大点心”为主。一般是粉干、索面、麦饼。“小点心”较简单,临时买一点馄饨、麦饼、烧饼、包子,现买现吃。也有的精心制作“发糕”、“糖馅麦饼”、“角干麦饼...
158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零食俗叫“香花意食”。春节,家家户户买花生、备瓜子、炒米凸、磨炒米粉、切糖、结馓、舂年糕。平时,从沿村叫卖的货担里买几斤桃、梨、香瓜、西瓜、香蕉、梨等瓜果。80年代以来,时新糕点、糖果、苹果、柑桔,四时不断。
159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过去,世世代代自种自制土烟;一根长烟筒用几代。清代老人有水烟筒,一把火刀,一块火石,一个纸煤筒打火点烟。条件好的农家,立冬酿糯米黄酒。也有夏季请师傅上门烧制白酒的。现时,拿烟筒吸土烟已绝迹,一般吸低中档纸烟,也有按经济条件吸中、高档烟的。酿...
160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传统冷饮是木莲凉粉、榛子豆腐,近几年,已买得起汽水、棒冰、雪糕,甚至光顾冷饮店,吃水蒸糕、红枣汤,吃冰琪琳、绿豆汤、莲子汤等。
161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清末民初,男子一般穿对襟,俗叫“燕身”。女的是大襟衫。春节,走亲访友时穿长漫衣、旗袍作礼服。高门大户人家穿长袍马褂。布料多为自种自纺自织的土布,或买东阳土布,请染店染成青色。也有直接买青白相间的绺条布、绸缎呢绒,财主农家才有。30年代开始,...
162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劳作、上市,晴天多戴仙居箬帽,雨天穿蓑衣、戴小箬帽。六七十年代,青年中年时兴大檐草帽。冬天,老汉戴棉帽(绍兴呢帽)、猢狲帽,中青年戴解放帽、太阳帽、铜盆帽。女的戴各种色彩的绒线帽。儿童,清末民初戴缎面料制作、系上铜铃、叮当作响的狗头帽、虎头...
163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旧时,妇女喜戴戒指、耳环,多为银质,富户人家为金质。儿童佩戴银项环、银手镯或银索。解放后,佩饰当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批判。80年代改革开放,佩饰之风再次风行。不佩即罢,一佩全是金质,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金脚镯,成色越来越高,份量越来越重。...
164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清代,男子以辫长为美,年青妇女梳长辫,中老年妇女涡头髻,插一支银簪。民国后,男子多剃“小平头”,有的老汉仍理齐颈长发。青年女子梳两条短辫。80年代以来,中青年男女流行西发,有的男青年干脆如女子一样蓄长发,女的流行披肩长发,或短发齐耳的“青年...
165
知识出处: 岘川志 | 类型: 民俗
在旧社会条件好的农家,都喜欢建大院落,聚族聚房而居。有十六间、十三间、十八间头、九间头、七间头、五间头、口字形的十八间头,十六间头,前进为正厅,后进当中为轩间,左右为大房,两边为厢房,中央有天井。轩间用于一房一族红白喜事仪典,大房为长房子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