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富蕴县” 相关
共 271 条 3 / 19
31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1年10月9日,谢尔德曼、胡尔曼残部由孚远(吉木萨尔)、奇台、木垒一带窜入富蕴县的库尔特抢劫,后又窜扰青河,与公安部队作战5小时,打死公安战士2人,抢去公安局面粉500余公斤,烧毁房屋3间。不久,驻阿山、孚远、奇台一带的人民解放军,共...
32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发生森林火灾53起,烧毁林木38.9万株。1962年发生52起,过火面积0.4万公顷,烧毁树木60万株。1953~1990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72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91~1995年,森林火灾得到较好的控制。
33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一)参战支前 50年代末,民兵组织积极配合解放军剿匪,为部队当向导、翻译,侦察、送劝降信等。福海、富蕴、青河还组织武工队500余人参加平叛作战。
34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63年冬季,富蕴县连降大雪,1200多名牧民和2万多头牲畜被围困在南戈壁。牧民缺粮食,牲畜断草料,雪灾威胁着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驻富蕴某部立即抽调50余人组成抢险队,配合地方政府抢险救灾。1987年,富蕴县遭受了20年来罕见的风雪灾害,...
35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77年,地区地震办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期间,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周活动,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专栏,在阿勒泰市区和富蕴县城展出。
36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鹿石是亚欧山地草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遗存之一。阿勒泰地区有鹿石30余通。一般位于墓葬前方,有刀状、石柱状等,顶端一般都刻一圆圈,下刻连点纹,其下凿刻有多只鸟喙鹿身之形状,其昂首屈腿,直朝顶端圆圈。圆圈象征太阳,反映古人对太阳的向往和崇拜。地...
37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4岁的李晓兵是富蕴县二小五年级学生。1982年8月7日,富蕴县少年滑冰队进行长途体力训练时,滑冰队在距县城15公里的库尔特公社沙尔巴斯生产队分散休息期间,几个队员来到额尔齐斯河边。在过河时,10岁的回族女队员李秀梅不慎掉入水中。在这千钧一...
38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布哈提·哈那波亚(1894~1943),男,哈萨克族,生于阿尔泰。
39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托乎达木拉提·巴特尔拜(1927.8~1988.3.26),男,哈萨克族,吉木乃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牧民家庭。
40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赛尔江·买米拉(1964~1994),男,哈萨克族,出生于富蕴县。1973年9月至1978年7月,在富蕴县第一小学就读,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县第一中学学习。1981年8月至1987年2月在县劳动服务公司待业。1987年3月参加公...
41
1997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月3日,地区召开抗灾保畜动员大会,地委、行署要求全地区各族党员、干部和群众全力以赴抗灾保畜。农区支援牧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机关支援灾区,发扬大协作精神,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发动农牧民自力更生,抗灾自救。
42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 类型: 照片
43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 类型: 照片
44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 类型: 照片
45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教育志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