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
共 2432 条 58 / 163
856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文英芦台二中的工作经历和所见所闻。作者在芦台二中工作期间,与老教师们一起钻研教学,带领学生积极种粮种菜补助伙食,还学习制作代食品。作者因病不能行走,学生自发推着作者授课,这些事迹令作者倍感自豪。然而,在“四清”运动中,作者因家庭...
857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文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宁河镇小学任教的经历。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语文课程主要是讲解毛主席语录,算术课也要结合阶级斗争或毛主席语录进行教学。在1971年后,随着政策的调整,学校逐渐走向正规化,但是学生普遍厌学,...
858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文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农村牛口大队任教的经历。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普遍厌学,中途辍学的情况很多。作者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帮助学生复学,并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在牛口期间,作者近距离地生活在农民...
859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桂芝讲述了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地震砸伤、转院治疗、植骨治疗、带病工作、挑起重担、爱岗敬业等。
860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姜桂芝在地震中的经历,包括邻居们在灾难中的帮助和丈夫的救援行动。作者在地震中受伤严重,经过手术治疗后逐渐康复。文章强调了人们在灾难中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对于生命的珍视。
861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桂芝在地震后被疏散到陕西省西安西郊人民医院治疗的故事。在住院期间,作者感受到了医院和大夫们的关心和照顾,并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862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桂芝地震中受伤后,经历了植骨手术的故事。在手术中,作者决定从自己身上取骨,经过5个多小时的手术,最终完成了治疗。
863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桂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地震中受伤后仍然坚持工作,为学生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作者在岳龙镇中心小学和芦台七小担任校长,带领教师们积极工作,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党的感激之情。
864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一位校长在面对困难重重的学校时,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成功为学生创造出了开学的条件。在面对困难时,他坚持不懈,只许干好,不许干坏,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他的行动和决心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感激。
865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姜桂芝在教育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教师们的努力和作者的引导,学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者也感到欣慰和快乐,认为自己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是值得的。
866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士桐讲述自己终身难忘几件事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军训排险、河道清淤、筹资冬灌、改造农田、发展奶山羊、开发水产养殖、地下水管理等。
867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士桐在河北霸县胜芳镇人武部工作期间两次冒着生命危险救援的经历。1972年冬季,组织全镇500余名民兵排以上干部和民兵骨干军训时,因“电发火”引爆教员实施操作引爆后出现“哑雷”,作者挺身而出到雷区现场检查处理,险些以身殉职。另一次...
868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士桐在担任岔河集公社党委书记期间,成功组织了全社的“妇女渠”清淤排沥工程的故事。作者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如让先进村队不吃亏、以身作则、善始善终等,使得该工程顺利完成,为全社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869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解决杜岗村生产问题时,采取了三条有效措施:组建硬班子、解决购置配套设备的资金、收缴超支款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村里的小麦浇上了冻水,取得了良好的收成,得到了社员群众的认可。
870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士桐在赵本乡推广使用挖掘机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迹,通过使用这种先进设备,全乡的水浇面积得到了扩大,群众不再为吃大米而发愁。同时,这一经验在全县得到了推广,作者也因此受到了表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