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02条
析出资源
1383条
图表
164条
人物
19条
事件
62条
地名
48条
专题
109条
作品
1条
实物
14条

检索条件

与 “商河县” 相关
共 1802 条 85 / 121
1261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战事,分别记述了捻军战于商河、义和团攻打教堂、 抗击日伪军等。
1262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作为捻军领袖的遵王赖文光,为了吸引清军解救东捻军,于同治七年派西捻军渡河进攻清朝首都,但在各路清军的围攻下未能奏效。西捻军随后转入豫北地区,与地方团练进行多次战斗,最终撤离。
1263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德国强占山东曹州教案,时隔53年后又出现第二起重大的排外暴动“曹州教案”,四、五百名德国天主教士及其家属同时被杀,上千名中国基督徒被逐出教会,两起事件震惊中外,由此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1264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商河县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八年抗战中,商河县人民进行了100余次战斗,击毙日本侵略军军官2名、翻译官1名、伪团长1名、大队长2名、中小队长30余名,缴获步枪800余枝、短枪500余枝、驳壳枪20余枝、...
1265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渤海军区的指挥下,解放军成功解放了商河县城,歼灭了约1万名伪军,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其中包括敌人的武器、弹药和战马等,使整个渤海解放区得以连成一片。
1266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民兵组织、训练、武器装备等发展情况。
1267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商河县的民兵组织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最初的青抗先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的抗日武装组织,后来在1942年和1944年分别成立了自卫队和基干队。在1951年,基干民兵团成立,选拔预备役人员进行训练和整顿。到1990年,商河县的民兵编制为22个...
1268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商河县的民兵组织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民兵军事训练科目内容较为单纯,早期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操枪、射击、刺杀、投弹、埋地雷等基本技能,新中国建立后的训练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包括不脱产和临时脱产两种训练办法,采取不脱产和临时脱产两种训练办法...
1269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商河县民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使用的主要武器是红缨枪、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手榴弹、炸药等。在50年代,配有仿24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五三式冲锋枪、五三式重机枪等武器。60年代,装备有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六〇迫击炮...
1270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商河县民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商河县民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参加了百余次战斗,参与支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271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教育分为机构、私塾、书院、学堂、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等详细介绍。
1272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自元代开始设立教谕、训导等职位,主管学政和教育生员。1906年废除科举制度,改设劝学员辅佐知县管理教育。
1273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民国以前,县内教育形式主要是私塾,由官宦、富家或较大的村镇举办,规模较小,一般只聘1名教师,教材为《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之类,学习年限不定。晚清时期出现了义学,在城内南门大街、龙桑寺、宽河镇等地设立多所。
1274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幼儿教育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从1956年的1所幼儿园到1990年的542所幼儿园和606个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的经费、师资、场所等条件不断改善,入园率也逐渐提高。1990年全县幼儿园接收幼儿15567人,占全县幼儿总...
1275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1912年民国元年施行新学制,商河县率先改为高等小学校,后陆续改建中山街初级小学校、女子小学校等,1919年全县成立国民小学校80所,1936年共有高级小学10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停办,至1937年停办时全县共有初级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