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战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85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战事
分类号:
E289.52
页数:
3
页码:
385-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战事,分别记述了捻军战于商河、义和团攻打教堂、 抗击日伪军等。
关键词:
商河县
军事
战事
内容
第一节 捻军战于商河
1864年(清同治三年)天京被清军攻陷,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联合捻军首领鲁王任化帮、梁王张宗禹(总愚),分东西两路军在山东和陕西活动。1868年初(清同治七年),以赖文光、任化帮为首的东捻军在苏鲁地区遭到失败。以张宗禹为首的西捻军这时从陕北渡河向东直抵保定,威胁清朝首都,以此来吸引敌军,解救东捻,但在各路清军围攻下未能奏效。西捻军折回豫北,后转入冀鲁边界地区,同年4月进攻商河县城,县令孙颂清募军护城。东关人王海清(道光年间武进士,开始任梧州守备,后升至左江提督,同治六年因眼疾回乡)和城北帽杨村石英魁、石秀魁(两石系堂兄弟,懂兵法、有武技、善骑射)应招率兵守城。捻军攻城不克,随转攻农村,与地方团练作战。先后在孔家圩子(现张坊乡孔王村)、徐炉坊、三官庙张、十里坞、王家市子、帽杨等村庄多次进行艰苦的战斗,双方死伤近万人。5月5日在进攻孔家圩子时,受到杨清洛、王清河的坚决抵抗,酣战半日,捻军死数百人,后攻破,双方又死亡近5000人。捻军在清军的封锁围困下,于七月撤走。
第二节 义和团攻打教堂
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义和团从反对外国教会和外国传教士开始,后来提出“灭洋人,杀赃官”的口号。商河境内有“义和拳”、“红灯照”、“蓝灯照、“金钟罩”等组织活动。县令李兆兰对此恐慌不安,组织廪生王心廉等人分赴各乡游说和恐吓,阻挠群众参加,但城西和城南的“义和团”仍蓬勃发展。1900年六月,义和团首领李元台率数百人并邀平原、禹城义和团约2000余人,将城西南小张庄包围,焚烧小张庄天主教堂,杀死教首张鹏龄全家和教徒108人。小张庄被攻破后,义和团又乘胜进攻刘家寨和其他天主教堂。山东巡抚袁世凯发布“禁止义和拳匪告示”,对“义和团”实行镇压。同年八月知县李兆兰率官军围剿“义和团”,将“义和团”主力追至临邑天齐庙,恶战后,“义和团”惨遭失败。
第三节 抗击日伪军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商河后,商河人民遭到巨大摧残。但商河人民不甘心当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伪军进行了不屈不挠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八年抗战中,在县境内进行过大小战斗100余次,427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歼敌4100余名,生俘日本侵略军军官2名、翻译官1名、伪团长1名、大队长2名、中小队长30余名,缴获步枪800余枝、短枪500余枝、驳壳枪20余枝、轻机枪10挺、子弹2万余发、手榴弹3000余枚、战马50余匹、自行车和大车各10余辆,还有大宗军用物资和其他物资。其重要战事如下:
大吕家战斗 1939年10月24日,“挺纵”一部将商河黄孙庄之伪军自卫队全部歼灭,俘30人,缴获枪支30余枝。
孙集战斗 孙唐臣(即孙老五)是商河东部的大土匪头子,作恶多端,曾被国民党刘景良部改编为五旅,旅部就设在其老家孙集。村外建有围墙、坚固的工事和岗楼。1939年冬,在八路军“挺纵”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的指挥与协助下,商河支队副支队长陈怀治率100人担任主攻,晚9点钟,冲进围墙,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激战至黎明,迫使伪旅部官兵和警卫部队全部投降,旅长孙唐臣被俘后因伤重毙命。
北绳家战斗 1940年1月,八路军主力一部夜袭北绳家伪据点,全歼伪自卫团60余人,生俘伪自卫团长陈秀峰以下20余人,缴获日式步枪46枝。
王家寨战斗 1940年2月7日(古历腊月三十),八路军“挺纵”五团二营五、七两个连、商河县政府机关、商河支队和乐陵支队,驻进济阳县的陈罗二庄。获悉,将有一部分日军从村西公路通过。于是做好了伏击日军的准备。上午9时日军进入埋伏圈,经过激战,歼敌30余名,内有中佐1名,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0余枝。战斗持续到下午4点钟,趁敌援兵未到,安全转移。2月8日,部队转移到商惠两县交界处的王家寨村、黄盆窑村和沙窝翟家时,日军追踪而来。11日拂晓,日本侵略军又从济南、惠民、商河、济阳等地调集步骑兵1000余人,汽车30余辆,坦克5辆,在大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包围了王家寨村和沙窝翟家。“挺纵”及其所属部队沉着应战,打退敌人10多次冲锋,凭借有利地形与日本侵略军展开巷战、交手战,激战8小时,乘夜幕突围撤出战斗。战斗中八路军伤亡200余人,毙伤日伪军320余人,缴获机枪4挺,日式步枪93枝,掷弹筒2个,刺刀和防毒面具等大宗胜利品。
铁匠家战斗 1940年6月26日“挺纵”延安支队(由六支队八团三营组成,有400人,配有7挺机枪,1门迫击炮),夜袭城西南铁匠家据点,火烧炮楼,毙敌4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枝,驳壳枪6枝,战马14匹。
王天弼村伏击战 1940年6月的一天,“挺枞”延安支队由营长杜步舟率领,配合商河抗日武装力量,采用诱敌深入伏击敌人的战术,将垛石桥据点的日本侵略军小队和济阳伪军头子“白老八”诱至大张家和王天弼村,经激战,将日本侵略军80余人全部击毙。驻济阳的日本侵略军长官认为是伪军头子“白老八”私通八路军,将其部下官兵全部枪杀。
李家河沟战斗 1940年12月26日,八路军“挺纵”一部,攻击商河城南李家河沟据点,激战至次日中午,毙敌伪100余人,生俘翻译官1人,伪军100余人,缴获步枪146枝、驳壳枪2枝、掷弹筒3枝、子弹1万余发、炮弹300余发、手榴弹30余枚、战马10余匹、大车10余辆,另有指挥刀、军毯、大衣等大宗胜利品。
徒骇河战斗 1941年3月初为打通冀鲁边区与清河区的联系,扩大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六旅政委周贯伍率领旅直机关、特务团、十六团二三营及三专署机关约2000余人,从阳信县进入商河县,驻城东南兴隆镇一带。适逢日伪军在这一带“扫荡”。为教训敌人,振奋民心,八路军在武集村构筑工事,准备战斗。日本侵略军纠集济南、德州、惠民、商河等地日伪军2万余人,汽车80余辆,各种炮20余门,对八路军分路合击。上午8时,战斗开始,经过一天激战,击毙敌人200余人。八路军伤亡80余人,因寡不敌众,于夜间冲出重围安全转移。
李毛家战斗 1945年2月2日日本侵略军从济南出动“三角部队”(也称特别警备队,每人臂上配带一个红三角符号故称三角部队),化装成男女农民混入三边县境李毛家一带,企图偷袭抗日部队。三边县大队侦察有误,错误的判断为国民党军刘景良的抢粮队,只派出一个连迎击,在李毛家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战,因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县大队遭受重大损失,牺牲70余人。县委书记赵元明(丁润生)、县大队副队长陈立民和一连连长季学文壮烈牺牲,损失机枪2挺、长短枪60余枝。
第四节 解放商河城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投降后,德平、济阳及商河境内的伪军头子率部麇集于商河城,被国民党第五战区济南绥靖区收编,组成以田敬堂为首的鲁北剿共司令部,约1万人,并配有较好的武器装备。在城区挖战壕、修碉堡,设有鹿寨、铁丝网、陷井、电网等防御工事,企图负隅顽抗,等待国民党中央军为其解围。
当时商河城成为鲁北最大的反动堡垒,如能解放,整个渤海解放区即可连成一片。解放军可以南下胶济路,西抵津浦路,直逼济南市。因此解放商河势在必行。8月15日,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部队与附近各县大队,分段负责从四周把商河城包围起来。军分区司令部设在县城南面。由渤海军区副政委周贯伍亲临指挥,二军分区政委曾旭清、司令员龙书金、副司令员赖金池具体指挥,商河县区部队担任城东防线。在包围商河城过程中,逐个拔除了商河城周围的一些碉堡,发动民兵和民工数万人,在城四周挖掘深2丈,宽1丈的封锁沟。由于敌人众多,备有充足的给养和筑有坚固的工事,对其围困25天后,于9月10日开始总攻。首先攻击豆腐店敌据点,由于开展政治攻势,9月12日敌被迫撤走城东柳行、城西于家山子两个外围据点。围城民兵挖第二道封锁沟,缩小包围圈。9月20日被围之敌抽调3个营的兵力,组成“奋勇队”,从四面突围,均未成功。当日杨国夫司令员率渤海区主力部队赶到,指挥部设在城东柳行村,杨国夫担任总指挥。9月24日清晨对敌东关城堡连续两天实行猛烈炮轰,敌坚固工事被彻底摧毁。敌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但顶不住人民军队的强大攻势。担任主攻的渤海军区19团,迅速占领东关城楼,大部队随之攻入城内,与敌展开激烈巷战,黄昏敌军全部溃败投降。
此役全歼守敌1万余人。李光明等5个反动头子均被俘,并生俘日本侵略军顾问永井、木杉2人。缴获步、马枪7000余枝,驳壳枪1000余枝,重机枪3挺,轻机枪300余挺,迫击炮3门,人民解放军伤亡100余人。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实事求是地记述商河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水利、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经济管理、财税金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