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893条
基础文献
29条
析出资源
3202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1075条
机构
66条
事件
1714条
地名
83条
专题
1219条
作品
1683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永昌县志(1991~...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永昌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县城关镇志(19...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
骊靬探丛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金昌史话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
永昌圣容寺
金昌文明的脊梁
西路军鏖战永昌
永昌民俗(卷一)
永昌县志
美丽的北海子
永昌民俗祝祷奠祭文辞
永昌县农牧文史
永昌史话
永昌年鉴 2006-...
祝巍山文史论稿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诗花歌絮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
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97
/
727
8941
永昌婚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永昌婚嫁习俗随年代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1949年以前,男女青年在15岁左右便议婚订婚,17—18岁便可结婚。 男方求婚时先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经女方父母同意后,取得庚帖,按男女生辰八字“合婚”。“合婚”成功后,择定吉日,由媒人带领婿男和...
8942
永昌丧葬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永昌的丧葬习俗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民间丧葬又称“白事”。老人在临死前,要穿用红布包裹的“老衣”,忌用皮毛衣料。人刚死后称“嚥气”。死后用红线绳捆绊双脚,头前献一只公鸡和顶插红枣的半生米粥,叫“祷头饭”。请道士做法念经叫“开路”。死...
8943
永昌春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从腊月三十开始,家家户户便开始庆贺节日,俗称“过年”。是日午后,开始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下午全家人欢聚一堂,吃水饺或长面,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
8944
永昌元宵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正月十五,主要内容有吃元宵、送礼品、看花灯等。
8945
永昌清明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在节前数日即开始扫墓,携带酒肉纸钱,去祖堂或祖茔祭奠先祖,称“上坟”。除农历闰年外,必在坟头添土。
8946
永昌四月八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四月初八,是永昌留传至今的最古老的传统庙会,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金川大寺浴佛会,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当四月八浴佛会,从清早开始,佛家弟子奏着各种法器,撑着旗幡罗伞,抬出寺藏的长卷佛像,在春日的阳光中浴晒。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
8947
永昌端午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五月初五,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户户门插柳条或沙枣条,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
8948
永昌中元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七月十五,家家祭奠祖宗,族人会聚祖茔,宰杀羯羊献牲,供奉各类新鲜瓜果,由族中长辈率族人按辈份在祖茔焚香烧纸,跪拜磕头。之后,族人亲属在坟场煮羊,做菜聚会。
8949
永昌中秋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八月十五,是日城乡居民家家蒸月饼,以示全家团圆。亲友之间,互赠月饼,有攀比之意。永昌的月饼除购买的月饼点心外,许多家庭自制多层、多色、多味的面食月饼,其形圆而块大,常分切食用。晚上蛟洁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内摆设香案,供上月饼及瓜果...
8950
永昌重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九月九日,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
8951
永昌十月一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十月初一,家家吃麻腐包子,为冬祭先祖之日,仪式多同七月十五。有些人家去郊外焚烧纸衣,叫“送寒衣”,意为冬天到来,天气寒冷,故去的亲人需要过冬的衣服,也称 “冬祭日 ”。
8952
永昌冬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冬至是“交九”的开始,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家家黎明时分吃羊肉豆腐窝窝面,邻居间互相馈送。晚上在野外点燃柴火,男女老少围绕火堆转圈,以消病免灾。
8953
永昌腊八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腊月初八,家家吃黄米和豆类掺合制作的“腊八粥”。饭前将米粥到处摔抹,以祭诸神。腊八粥必须剩余,以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永昌的年味从腊八节那天便开始了,“吃了腊八饭,过年还有二十三”,从这一天起,缝补衣裳,置办年货,增碗添筷,新年一天一...
8954
永昌习俗小年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腊月二十三,主要是除旧尘和送灶神。这一天,家家户户扫院扫房,清洗被褥, “里扫金,外扫银,扫的骡马一大堆”,迎新以前先除旧,把一年的贫穷、疾病全部扫出屋来,一心一意期盼来年好光景。晚上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传...
8955
永昌祭祀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祭祀是人们对祖先、神灵等崇拜对象所行的礼仪。永昌历史上民族杂居,又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要冲之地,这里的民众在生活中传承和融合了许多祭祀活动,其主体还是以儒、释、道宗教文化为宗,主要分为祭神和祭祖。 祭神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如每年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