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53 / 727
8281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工业产品
当第一次蒸馏到出酒口不出酒时为止,约为一小时多,取下尖底锅、草圈,挖出木笼里的酒糟,再按1∶100比例均匀拌酒麯入池发酵七天。七天后再出池仍按1∶100比例拌上酒麯,再入池发酵七天后按第一次蒸馏的方法进行蒸馏,蒸馏时间稍长些,约为一小时半。...
8282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在封建社会,高利贷是地主、富农和高利贷者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对农民的超经济剥削。而天灾、人祸又是高利贷形成的重要条件。 永昌天灾频繁,旱、涝、风、冻、虫、病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民国九年、民国十六年,永昌分别遭受五级...
8283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借粮还粮的利率有“加五”、“加四”、“对斗子”、“大加五”、“黑驴娃打滚”、“羊羔帐”、“套棘角”、“带穗子”等。利率“加五”,是指春天(包括青黄不接的空月)农民向高利贷者借麦一斗(一斗十升合40市斤,下同),秋收加五升利息,还本息一斗五升...
8284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是春天借钱,秋收还粮的一种借贷形式。农民春天向高利贷者借银钱,约定秋收还粮,即在契约条子上写借麦一斗。农民借的一斗麦子的钱币,当时仅能买得五、六升,甚至二、三升麦子。但秋收后须还粮一斗,这种借贷方式,债主不但现加利息,还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8285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是一种春天借粮,秋天还钱的形式,如农民借粮一斗,当时粮价每斗一元,利率“加五”,即在契约条子上写秋后还钱一元五角,但到秋收还帐时粮食价下跌,如果每斗粮跌至五角,、农民就得出卖粮食三斗,才能还清一元五角的债。这比“对斗子”利率还高一倍。
8286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在农民无力偿还债务时,根据债务多寡,将自己土地做“抵押”,与债主耕种一年或几年,以其收获物来清还债务。另一种是农民遭受天灾人祸,用“对斗子”等高利率仍借不上粮,便把土地让与债主耕种还债。还有最残酷的一种就是支青苗地,估计最低的产量,以青苗地...
8287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贫穷农民因饥饿所迫,为求得生计,不得不预先出卖劳力,预卖劳力一般是支农忙季节工,通常以收割田禾的“黄工”计算,因为黄工是农业工资最高的农活,黄工日工资约得小麦二至三升(即8至12斤)。在春天预支劳力,所得粮食仅为黄工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还...
8288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民在春播季节因缺乏种籽、耕畜。无力耕种,要求与地主、富农合种,地主、富农代为耕种,所下种籽按“加四”或“加五”计息,合种所需的青工、黄工等劳力,均由双方负担。秋收先从获物中扣除种籽的本息,耕畜的工价,其余双方平分。土地所有权虽然在农民手里...
8289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是借款人长期无法偿还债款,债主逼迫借款人交土地,偿还债务。
8290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指今年借1只羊,次年还本息2只羊。
8291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高利贷者无限制地提高利率,残酷地剥削贫苦农民,难道法律没有约束吗?有的。旧社会的法律虽有限制利率的规定,但超过法定的利率却不加过问。所以这种限制,仅是白纸黑字的欺骗空文,且高利贷者在借贷契约上仅有本息的合计数,并无利率的记载。因此,旧社会的...
8292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永昌民间向来崇拜灵魂,认为人做梦、生病、夜游、受到惊吓等,灵魂都会暂时离开肉体。人死了,肉体腐烂了,但灵魂却能变成鬼或鬼魂,且灵魂有远近亲疏之分。民间认为,善始善终为正常死亡,属于善魂,被奉为祖灵,并进行祖先祟拜。三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
8293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自然神是最老的民俗信仰,在民间广为流传。
8294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包括天神,日神,月神,星神。尤以天神地位最尊,为诸神之首。天神就是玉皇,俗称天爷,1949年前,县城内有玉皇庙。
8295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包括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等。境内祀自然诸神的庙观比较多,人们重视祭享活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