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893条
基础文献
29条
析出资源
3202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1075条
机构
66条
事件
1714条
地名
83条
专题
1219条
作品
1683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永昌县志(1991~...
金昌文明的脊梁
永昌县城关镇志(19...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金昌史话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
永昌圣容寺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
永昌年鉴 2006-...
永昌民俗祝祷奠祭文辞
美丽的北海子
骊靬探丛
永昌民俗(卷一)
永昌县志
西路军鏖战永昌
永昌县农牧文史
永昌史话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故事
诗花歌絮
祝巍山文史论稿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
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41
/
727
8101
永昌县丧葬礼仪搁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时安葬死者,因此,要停柩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的风俗,古时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在则不常见,即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8102
永昌县丧葬礼仪发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发引又称出殡下葬。出殡前一天,孝子领阴阳先生画茔地祭后土,再依山向、辈份、昭穆次序,在应葬之位置斩草、破土,请土匠挖好墓穴。 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其步骤是首先装“馅食罐”,就是全家老少和亲友,依次跪灵堂,将茶、酒、糕点、糖果、饼食装入一小口...
8103
永昌县丧葬礼仪居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思念。居丧又叫守孝,通常是三年。居丧的人是死者的亲属。传统的观念是:小孩出生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时刻都要父母的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亡故后,...
8104
永昌县丧葬祭祀仪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撩服三(也叫攒三)。葬后的第三天,孝子与亲邻数人要去墓地祭祀。到墓地后,堆好坟丘,垒好墓门,拾好坟圈,烧纸祭奠。“服三”也叫“伏山”,意即安伏山神土地,使亡人在阴间免遭欺辱。
8105
永昌县丧葬礼仪七七纸与百日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所谓七七纸,是指人死后,其亲属每隔七日进行的一些祭祀活动。这种祭祀从“一七”、“二七”、“三七”直到“七七”,共四十九天。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有一个“中阴”期。所谓“中阴”,是指人死后还没有转生之前的这段时间。一般认为,中阴期有四十九日...
8106
永昌县丧葬礼仪三年纸与十年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三周年忌日,孝子服丧满,要脱孝服,是最大的纸节,称为“大祥”。旧时父母逝世,儿子孝服三年,不能穿红着绿、唱歌、弹曲、参加社会娱乐活动,不帖春联、不鸣纸炮、不办婚嫁喜事,每顿饭必敬亡灵。亡子不应试、官员不莅任,谓之“丁忧”。辛亥革命后,此制虽...
8107
永昌县丧葬传统的祭扫仪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传统祭扫仪式是对已逝先人及先人墓的祭扫,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家庭祭奠和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是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但不过是面对遗像,馨香三柱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的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后辈对前辈的纪念。 扫墓祭奠,...
8108
永昌县丧俗文本礼仪墓碑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吉人眠吉地 伴牛山眠千秋禄 佳偶奠佳城 与虎形居万代福 牛山迎龙水 倒骑龙本牛眠地 青冢伴佳田 须坐虎是马鬣封 银女凤凰福地 远水绕玉带状对马鬣 金童龙虎仙山 泰岱列名堂穴起牛眠 慎终须尽三年礼 法祖尊亲佑起万代兴隆 追远常怀一片心 酬...
8109
永昌县丧俗文本礼仪祭轴称呼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挽业师之妻,称师母某太某孺人,自称门下生;如业师兼前辈姻亲,称姻伯老夫子大人,自称受业眷晚,若称内侄为受业内侄;平辈称受业姻弟旁亲不序,非子女亲不序。 挽业师之父,称太老夫子大人,自称晚生; 挽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老孺人,自称门下晚生; 挽业...
8110
永昌县丧俗文本礼仪墓碑匾额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余荫泽后 功德永昭 青史永垂 源远流长 教思维永 治世久远 佑护后人 千秋楷模 德音永响 明德维馨 风范遗世 祀事孔明
8111
永昌县丧俗文本礼仪祭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男丧祭文 维 公元×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三牲不腆之仪致祭于。 德望公××老大人之灵前曰:呜呼!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良之秉分兮,独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优游自适兮,攸尔潜宗,怅望不见兮,杳杳音容,只酒斗酒兮,仪愧不丰冀,公...
8112
永昌县丧俗文本礼仪挽幛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通用挽幛) 传统挽嶂实例 例一:挽岳父 例二:挽岳母 浩气长存 懿德常存 功名不朽 品德高尚 祝寿全归 鞠躬尽瘁 风范永存 典型宛在 遗爱千秋 重如泰山 松柏长青 流芳百世 德及梓里 功在乡里 壮志常存 高风亮节 勤劳一生 功业常存 忠厚...
8113
永昌县丧俗文本礼仪挽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通用挽联) 良操美德千秋在 梅吐玉容含孝意 美德常与乾坤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柳拖金色动哀情 英名永同天地存 三径寒松含露泣 盛德合应传后世 欲见严容无处觅 半窗残烛带风吟 遗形从此望前贤 惟思良训弗能闻 再思再痛痛定思痛 未弭前思顿成...
8114
永昌县骆驼驮运形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民国时期,全县约有民运骆驼帮20个左右,基本上承担了永昌长途运输的主要任务。驼队常往返于新疆、兰州、汉中、南阳、西宁、大同、包头、绥远、张家口等地,驮运水烟、纸张、百货、棉花、葡萄干、瓜干、甘草、食盐、卷烟、纺织品、茶叶、药材、熟铁、粮食、...
8115
永昌县毛驴驮运形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以中、短途为主,主要承担县内和附近县与县之间的运输。民国初年,永昌有赶毛驴到兰州、宝鸡、汉中等地经商驮运物资的。到民国十七年(1928),宁远堡一带出现毛驴驮运大户,形成了有组织的高脚帮。民国二十七年(1938),驴帮大户增加,驮运货物的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