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昌县骆驼驮运形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223
专题名称:
永昌县骆驼驮运形式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77.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民国时期,全县约有民运骆驼帮20个左右,基本上承担了永昌长途运输的主要任务。驼队常往返于新疆、兰州、汉中、南阳、西宁、大同、包头、绥远、张家口等地,驮运水烟、纸张、百货、棉花、葡萄干、瓜干、甘草、食盐、卷烟、纺织品、茶叶、药材、熟铁、粮食、油料、畜料、畜产品等;抗日战争时期曾转运石油到重庆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骆驼运输仍为主要形式,1952年,永昌组织骆驼1800峰,支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1956年组织骆驼560峰,支援玉门油矿基地建设等。骆驼长途驮运,一般一年一次,多从头一年农历七、八月起程,到第二年二、三月份返回。大户为单位组织帮联,中小户多自由组合帮联,也有附于大户帮联的。驼帮在远距离行程中,经常根据处境和道路情况,有时合大帮,有时分小帮,以保安全。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