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013 条 152 / 1001
226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菏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曹州城内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山东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和南华小学的进步师生,开始传播马列主义。他们上街査封日货,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1923年春,南华中学(由南华...
226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领导机关的相关描述。
226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制定了分区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和组织抗日武装的纲领。区内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进行宣传、发动,配合省委组织抗日救亡活动;恢复、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地、县级党的领导机构。是年11月上旬,中...
226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理论培训1939年7月,鲁西南地委举办支部干部训练班,共训练干部80余人。通过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论持久战》和群运、党建等课程,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推动了党的建设。
227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中央及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査委员会的决定》.1950年3月,中共菏泽地委纪律检査委员会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检査全区党的干部及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受理审査并决总地直各部门、各级党组织及党员的处分或取消处分;...
227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37-1945年,宣传部门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围绕“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任务,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光辉思想,坚定了全区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27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菏泽地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下,各县先后建立了抗日政府。
227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县市委简介的相关描述。
227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中国国民党菏泽地方组织的相关描述。
227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国民党各县党部的相关描述。
227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25-1926年,境内参加国民党的多为青年学生和进步教师,革命性较强。他们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工会、妇女会、放足会和农民武装,提岀“打倒土豪劣绅,惩治贪官污吏”等口号,进行扒庙砸神,改革官场陋习,整顿教育,检査妇女放足等活动。利用各...
227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39年,菏泽境内始有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以下简称三青团)。其后,各县建立三青团山东支团各县分团筹备处,随县党部活动。他们以介绍工作和上学为名,拉拢青年入团,搜集共产党的军事情报。1947年秋,各县三青团分团并入县党部,实行党团合一。19...
227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民盟山东省委吸收王宪理、李树铭、何淑淦、李保光、季克兴、李尚勤、谷翼云、于长茂等人为盟员。1985年4月,中国民盟山东省委员会菏泽直属小组成立,何淑淦为组长,李树铭为副组长。1984年初,民盟成员张慕增、刘保田创办了菏泽成志中学...
227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组织辛亥革命以后,民族工商业逐步发展,全区各县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单一农业经济面貌,出现了一批简单的协作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从业人员有临时工、季节工、学徒工及店员。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工人团体没有统一的组织,只是在民间存有区域性的手工业者...
228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至1984年10月,菏泽地区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应承办的工作任务;组织在区内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并做好服务工作;为驻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出席省人大常委会服务; 征求、搜集宪法、法律草案的讨论修改意见。 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