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49 / 4053
5622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65年,从湖北调进茯苓菌种聘请当地技术员来安溪棠棣指导种植茯苓。1979年最高收购量121052千克。
5622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68年,从广西调进肉桂苗100株,种植在蓬莱清水岩山庄,长势良好,大株肉桂胸径30公分。同年,调进黄柏苗1000株种植于蓝一人队朝天山,成活700株,可剥药用。
5622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70年在龙涓半林林场种植厚朴30亩,大棵的胸径20公分。
5622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73年,县医药公司从吉林调进梅花鹿14头,以民办公助形式,分为蓝一、蓝二两鹿场饲养。由于缺乏经验,蓝二场饲养失败,全部死亡,蓝一场取得成功,由7头发展到36头。但由于近亲配种,品种逐渐退化,至1987年全部拍卖。
5622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60年代引种成功,70年代有较大发展,1983年最高产量达155吨,调供省内外。
5622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82年从广西永福县调进罗汉果种苗1000株在城厢团结、光德村种植,由于海拔过低而移植南坪村及芦田的福岭村,获得成功,1983年收果实1017颗颗。1990年存罗汉果50多株,藤本,株高1米左右,雌雄异株需人工授粉。
5622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安溪矿冶业,始自唐五代,盛于两宋,历明清以至现代,经久不绝。特别是宋代,安溪矿冶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1960年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经考古发现很多冶铁、银、铜遗址。主要的40多处,概括以村为单位略述如下:尚卿乡:福林、尤俊、青洋...
5622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南宋印书局遗址,在县城上西街农机公司内,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乾隆版《安溪县志·古迹(附)》载:印书局在县治琴堂之右。陈宓刊《司马温公书议》、《唐人诗选》;周刊《西山仁政类编》、《安溪县志》、《竹溪先生奏议》、《庚戌星历封事集录》、《宋书》...
5622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南宋时,汉化阿拉伯(回回)人蒲氏、金氏侨居的遗址,位于安溪县城水门,即今西门至南门外沿溪古船运码头,及城内部分地方,和对岸“法石”村。系1980年调查发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迄今“顶蒲”、“下蒲”、“蒲厝巷”、“蒲厝街”、“蒲园”、“蒲园堂...
5623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宋,小尖寨遗址:位于金谷乡洋内村与湖头镇山都村交界处,海拨约700米。因年代久远,遗址几湮没,依稀可辨一些基石。据《安溪县志·寇警》载:“绍兴十三年(1143),临汀寇至,统制刘宝即小尖山筑寨御之。”所谓“临汀寇”者,是安溪县还集里曾少龙、...
5623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元,龙居大寨遗址:位于蓬莱镇龙居村,县文物保护单位。寨址筑在大寨山上,山势险峻峭拔,中心制高点自然石上,凿一石交椅;面前是一片较平坦的山地。西南与东北的山脊上,两端各残存十多间墙基石。水源从内村埋倒虹汲引水入寨。系为元至正十四年(1354)...
5623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明,白叶堡遗址:在祥华乡白叶坂村。界于泉、漳、延三府边境,地势险要,崇山峻岭,洞穴深邃,森林茂密。明嘉靖年间,以陈日晖为首,聚集饥民起义,嘉靖二十六年(1547),被官军镇压。为防后患,于二十八年建此城堡,调泉州卫官军200人,和源口巡检司...
5623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清,营盘寨遗址:在长坑乡玉湖村。顺治二年(1645)王姓族众集资建寨避贼。寨筑在一突兀山丘上。今安(溪)祥(华)公路边。占地约六亩,东西宽,南北窄。已夷为平地种茶叶,但轮廓可辨。寨中心遗存一座以三合土灰圆封顶的竖井墓葬。此为顺治十年(165...
5623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清,芹案寨遗址:在祥华乡美西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詹经力(人称詹百万),因冶铁起家,成为巨富。在百余米高的突兀山头,建一座芹案寨。基石叠砌过门楣,混凝土筑墙,寨墙厚3米,平面呈长方形,东向,占地约千余平方米,墙已倾颓,基石也...
5623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景区
唐,武吕墓群遗址:在城厢乡土楼村顶园山南坡。县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和1955年间,先后由集美学校、省文管会泉州办事处与县文化部门发掘七座墓室。其中最可贵的是出土“上柱国刺史武吕乾封二年中”12字纪年砖。由此,可知死者姓名、官爵、年代。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