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37 / 4053
5604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有白芥、紫芥等,是本县农村主菜。全县各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栽种。冬春鲜用,并大量腌制晒干瓮贮。常年食用,俗称招菜。
5604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包菜,产量高,有冬包菜和春包菜两种。
5604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过蓝菜,产量不高,城镇视为上等菜。
5604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莴菜,有茎用(称莴苣)、叶用两种。叶用有圆叶绿、长叶绿,圆叶红、长叶红等类。
5604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旱菜,有红苋菜和白苋菜两种。
5604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空心菜,又叫应菜,有大叶、小叶两种,大叶可植于水中。
5604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赤根菜,又叫红根菜。菠菱菜营养丰富,为质地较好的蔬菜。
5604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咬钹菜,旧志书称莙荙,人较少吃,多作饲料。
5604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甘兰俗称菜球、大头菜,50年代开始栽种。
5605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有毛竹笋、麻竹笋、绿竹笋。毛竹笋有春笋、冬笋。春笋为城镇居民“清明节”包“润饼”或“薄饼”必备;冬笋视为春节期间上等菜肴。麻竹笋产于夏秋季节,比毛竹春笋纤细鲜嫩清甜;绿竹笋产于夏季,清凉消暑,视为暑天上等汤菜。
5605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有大小两种,小的称薯,适宜病人食用,并可制中药淮山,产于内安溪。大的称“田薯”,有白、紫两种,内外安溪均有种植。
5605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苦尾菜,苦苣。
5605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有槟榔芋、白芋、红芋、九棕芋等,槟榔芋品质最佳,酥松可口,上市畅销,一般销往南安、鲤城、晋江及厦门一带。其余品种农村自食为多,较少上市。
5605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江东薯,解放后开始种植,多数种于内安溪山区冬闲田,薯块圆而小,产量较低。60年代以后,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引进良种,薯块大,产量高,为内外安溪冬种主要作物。
5605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腊薤或菖头,少鲜用,盐腌后作菜,味鲜适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