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790条
基础文献
19条
析出资源
12423条
图表
4604条
人物
20672条
机构
2740条
事件
12042条
地名
858条
专题
5133条
作品
1815条
实物
48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泉州市丰泽区志
安溪县志(1991-...
晋江市志:简本
晋江市志(1988-...
惠安县志
石狮市志
安溪县志 下册
泉州市洛江区志
鯉城区志
安溪县志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1988—2...
南安市志.1989—...
南安市志.1989-...
晋江市志
德化县志.1988-...
永春縣志
晋江市志(1988-...
晋江市志(1988-...
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24
/
4053
55846
“惠安暴动”屿头山战役临时指挥所旧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景区
该旧址在东岭镇屿头山村屿头山“社公妈”宫。民国19年(1930年)9月18日,福建红军独立一师第二团转战屿头山,以山上的社公妈宫为战地临时指挥所。宫系民国初年建,面积15平方米,为石构单体建筑。
55847
“惠北抗捐大同盟”会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景区
该会址在山腰乡三朱前樟林村西1公里的昆山寺。民国20年(1931年)2~3月,中共惠安县委在昆山寺召开县委扩大会,成立“惠北抗捐大同盟”。昆山寺始建于宋代,范围300平方米。民国38年7月1~3日国民党军警500余人枪围剿中共地下党三朱据点...
55848
“惠北抗捐大同盟”指挥部旧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景区
该旧址在山腰乡后张北坑村东约500米处的圆通寺。民国21年(1932年)3月,中共惠安县委决定全面发动武装抗捐,以圆通寺为临时指挥部。该寺始建于宋代,范围260平方米,由山门、两廊、大殿组成。
55849
文物陈列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景区
1979年,在科山寺辟馆陈列。面积60多平方米。陈列近400件文物藏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经晋、唐、宋、明、清各代出土和传世文物。由于场地小,陈列品较为密集,自然采光。1988年,考虑到文物安全和管理问题,予以关闭。
55850
服饰民俗陈列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景区
1989年10月1日开馆。陈列面积86平方米。陈列净峰、小岞和崇武、山霞两种类型,自清末至现代惠东妇女的各类服饰、首饰400余件。展现惠东妇女服饰多姿多彩的民俗风貌,提供观赏和研究。
55851
净峰弘一法师纪念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景区
为纪念曾在净峰寺驻锡弘法半年多的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1983年在净峰寺三宝殿开设纪念室。纪念室陈列法师各个时期的影照、律学遗著、手写经书、所编杂志、书法真迹以及法师在惠安的记述、书简、经律注疏等图片、文字资料共200多件。展示法...
55852
惠安县议婚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男方先托职业媒人或亲友向女家征询,即六礼之“问名”。若首肯便带回女方用红纸写的庚帖(俗叫“生月”)压在厅堂神佛或厨下灶君香炉下以占休咎:三天内家中没有发生不偷快或打破碗碟之事,认为“吉祥如意”,即合乎六礼“纳吉”,便可合婚。
55853
惠安县定婚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55854
惠安县送日头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婚嫁诸事筹办就绪,拟于近期迎娶。媒人至女家讨信息。即“六礼”的“请期”。得女方首肯,便把男女庚帖送择日馆选吉日,俗称“看日头”。择日师把婚嫁一应礼仪罗列在“日帖”上,提示何时作何事。一式两份抄录于表格式红帖上。按规定日子连同聘礼(银项多少视...
55855
惠安县安床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送日头后,布置新房时先行“安床”仪式。按日帖指示,某晚吉时,由新郎的兄嫂(或堂兄嫂)共同主持。床腿压住金箔纸折叠成若干个方胜,泥塑粉孩儿置在方胜周边作守护,床上横梁安装榫卯眼,帐内悬挂一对点亮的红枣灯,床上摆好几样精巧的菜肴、供品及汤圆,孝...
55856
惠安县裁衣、上头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婚礼中,为双方缝制一套白内衫裤,布料裁自同一匹布。按日帖指定的时刻,不得让有冲剋的人在场,才“开刀剪裁”,拈针缝制。这套贴身的白内衫裤和结婚礼服须经“上头风炉火”的熏烘(意为制煞),方称为“上头的白内衫裤”。
55857
惠安县上头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日时称:“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少男少女由此步入成人行列。男子戴冠帽,女子梳髻插簪。境内于男女结婚前夕黎明时分别在各自厅堂上按指定时刻举行。堂前置案桌、交椅。漆红双喜的米筛装着结婚礼服鞋帽,或髻架鬓桃、梳篦及白内衫裤等物。桌下升一...
55858
惠安县送盘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男家特备一份厚礼送给女家,以酬答女方父母劬劳之情,俗称“送盘”。礼品为猪脚、线面、白米、松糕、大红盘包、雄鸡、花鱼、鮸鱼、加鬣鱼、龙凤花烛、贡香、礼炮、盘式母子炮,以及锡壶樽酒1双。惠北地区更为丰厚,全猪全羊,一担米粉丝、一担花生油,数十斤...
55859
惠安县嫁妆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嫁妆大体可分三四个档次,城镇和农村大部分穷苦人家经济拮据,嫁妆大都是荆钗布裙,或就插定送日头收受的那些首饰和布料做成嫁衣,再购置些日用品,外加母亲做新娘时的一些饰物,一两个衣箱和一套红漆木盆马桶等粗重家私,系在红轿后随嫁。家境中上人家则不尽...
55860
惠安县亲迎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世家子弟结婚须骑马披红(或坐本家软轿)承领迎亲队押花轿到岳家迎新娘,即“六礼”最后一礼“亲迎”。辛亥革命后此礼被简化,由冰人(大都是职业媒人)代表男家迎娶。迎亲队由标志两姓不同徽号的大红托灯、桃灯成对成双前导,媒人监押并带领抬嫁妆的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