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401条
析出资源
5473条
图表
1727条
人物
574条
机构
940条
事件
4163条
地名
61条
专题
55条
作品
181条
实物
220条

检索条件

共 13401 条 127 / 894
1891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县内广大农民深受地主、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加之战事频仍,捐税繁重,人民生活凄苦。据民国25年(1936年)版《江西省农业统计》载:南康县“自耕农12280户,占总农户23.4%;半自耕农15747户,占30%;佃农24474户,占4...
1892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县内工业多属手工业,各行业工人工资,根据劳动强度、技艺难易各不相同。民国24年,织工日织布1匹(俗以5丈为1匹),得工资毫银2毫;缝工每日工资乡村2毫,城市3毫;泥、木工每日工资3毫5丝;染工工资以年计算,最高年工资140元(银元...
1893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以后,城乡人民收入普遍增加,除支出外结余较多。1985年末,全县储蓄余额达2480.40万元,其中城镇储蓄1316万元,农村储蓄1164.40万元。
1894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衣着 1980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17元,1985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27元。
1895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980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17元,1985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27元。
1896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农民吃粮水平,1953年为504斤,1957年为498斤。1958—1960年,年平吃粮水平降为370斤。1963—1978年,农民吃粮水平徘徊在400—500斤之间。1985年,农民口粮达565斤。
1897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50—60年代,农民购买日用品多以生活必需品为主,高档用品很少。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逐渐增多,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978年后,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在全县城乡基本普及,部分家庭还购置了电冰箱、电视机等。
1898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到1979年,城乡居民住房多为土砖、土墙建筑,只有少数家庭新建红砖瓦房。80年代以后,城乡红砖瓦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激增。1985年,县城人平生活用房8.54平方米,农村11平方米。
1899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较大面积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小面积出露的地层,还有泥盆系,主要出露在龙回、龙华和隆木乡与外县交界处,主要岩性有石英砂岩、紫红色粉砂岩。
1900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较大面积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小面积出露的地层,还有泥盆系,主要出露在龙回、龙华和隆木乡与外县交界处,主要岩性有石英砂岩、紫红色粉砂岩。
1901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较大面积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小面积出露的地层,还有泥盆系,主要出露在龙回、龙华和隆木乡与外县交界处,主要岩性有石英砂岩、紫红色粉砂岩。
1902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较大面积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小面积出露的地层,还有泥盆系,主要出露在龙回、龙华和隆木乡与外县交界处,主要岩性有石英砂岩、紫红色粉砂岩。
1903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距今6亿—8亿年),出露于县境西南部赤土至蓉江镇以南一带及北部内潮至麻双一带,为一套变质岩。主要岩性有板岩、千板状粉砂岩、硅质岩、变余长石石英砂岩、千板状板岩、千枚岩夹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在内潮附近变质程度加深,成为混合岩、片岩、石英岩及...
1904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距今5亿—6亿年),分布范围主要在县境的南部和北部,与震旦系地层毗邻出露。岩性主要为凝灰质长石砂岩、夹含炭硅质板岩、硅质岩、长石石英砂岩。在内潮附近变质程度较深,成为片岩、千枚岩,甚至混合岩。硅质板岩中含磷结核,在横寨一带含磷品位可达10...
1905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距今0.67亿—1.37亿年),分布在蓉江、潭口、凤岗、唐江一带的红色盆地内及插入本县南部浮石连大余池江盆地的东北端,仅出露上统南雄组,为一套红色碎屑岩。主要岩性有砾岩、含砾砂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钙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