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2 条 128 / 669
190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岸线长达480公里,海滨沙滩长约70公里,主要分布于海坛湾与坛南湾内。其中2.5公里以上的有8处,较大的有流水澳6公里,大福澳6公里,长江澳5公里,龙凤头滩4.5公里。滩面广阔,坡度平缓,沙质适中、洁净,无污染,无有害生物,主...
190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由于长期海蚀作用与花岗岩体倾覆斜叠形成的洞穴,多见于海蚀崖下部或岩石密布的山头上。其中海蚀型的洞穴主要有流水王爷山南坡陡崖下部的“仙人洞”和敖东钱便澳蝙蝠山的“蝙蝠洞”;堆砌型的洞穴主要有敖东大福村东边山的“九龙洞”、“一片瓦”和...
190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据普查,县内人文景观类资源的基本类型有16种,景物45个,以古文化遗址、古军事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居多,其次为摩崖石刻等。
190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古人类遗址和军事遗址情况。
191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旧时平潭的寺庙多建在乡村附近的山头、海滨,依山朝水,环境清幽。石木结构,以石为主,古朴稳重,颇有特色。主要寺庙有:始建于元代的霞海寺(敖东乡苍霞村)、龙兴寺(中楼乡田中村),建于明代的五福庙(潭城镇),以及建于清初的霞屿天后宫(岚...
191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最早的摩崖石刻是镌刻在苏澳钟门山上的“梯云岭”3字,据(平潭县志》记载:“径数尺,规画苍古,未载年月”。
191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历史悠久,保留着多处古人类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平原乡壳丘头遗址、敖东乡南厝场村西瓷园头遗址、北厝镇北厝村祠堂后遗址等8处;商周时期遗址有白青乡伯塘村北的马鞍山遗址等6处。壳丘头遗址是福建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
191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多为明清时期抗倭抗清的古营寨及烟墩、烽火台。古营寨有10余处,分布于平原、苏澳、北厝、敖东等乡镇,多数已毁,残址犹存。主要营寨遗址有龟山古营寨、芙蓉寨、南寨、桃花寨、小雄寨等。烽火台、烟墩均坐落临海山头,用作海防报警。主要遗...
191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宅单体模式主要有竹篙厝和四扇厝两种。竹篙厝,始于唐初,原为屯兵营房,后被群众沿用,成为平潭民宅主要模式之一。
191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根据景观分布的区位特征、集聚状况及中心地规划的需求,划分出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景观功能区,主要有龙凤头海滨度假游乐区、坛南湾度假疗养区、东海仙境探险揽胜区、半洋石帆观奇探胜区、海坛天神风景区、南寨山石景野营博览区、三十六脚湖自然...
191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海坛湾龙凤头海滨沙滩西距平潭县城约1公里,岸线长达4.5公里,宽约500米。沙滩坡面平缓,坡度只有2.2度。沙质洁净,坚实无淤泥。沙滩成弯月形,面对外海,有几十个岛礁散落四处。滩面上若干小岩礁突兀其间,增添情趣。腹地林带葱茏,宽度...
191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该区位于海坛岛东南,西部和北部低丘环抱,湾内海域辽阔,多沙质海岸,沙滩宽约200米,岸线长约10公里,是海坛岛规模最大的海湾之一。区内岸线曲折,港澳众多,有观音澳、田美澳等20多个大小澳口。
191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该区位于海坛岛东北沿海突出部,南距县城15公里。景区范围包括流水镇东海村的东尾、下厝场、平园顶、三对排4个自然村以及俯瞰台湾海峡的王爷山、白犬山及其滨海屿礁,面积为7.5平方公里。
191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半洋石帆位于苏澳镇看澳村西1.4公里的海坛海峡北口,两石竖立,形如双帆,俗称石牌洋。石下礁盘浑圆平缓,低潮线上面积有0.27公顷;高潮时约0.067公顷。二石相距12.1米,高者傲然伟岸,约33米,底部周长57米;矮者15米,周长...
192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该区位于南海乡塘屿岛南端,东北距南中村约1.2公里。是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造型,呈东西向仰卧,头枕沙滩,足伸东海,身长330米,体宽150米,胸高36米,身体各部比例匀称。头部由一球状花岗岩体组成,长33米,高31米,宽约35米。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