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90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景区
分类号:
F590.3
页数:
9
页码:
670-678
摘要:
本段介绍了根据景观分布的区位特征、集聚状况及中心地规划的需求,划分出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景观功能区,主要有龙凤头海滨度假游乐区、坛南湾度假疗养区、东海仙境探险揽胜区、半洋石帆观奇探胜区、海坛天神风景区、南寨山石景野营博览区、三十六脚湖自然保护区、敖东黄金海岸郊野公园、君山揽胜区、青观顶景区和牛绩山景区。
关键词:
平潭
旅游
景点
内容
根据景观分布的区位特征、集聚状况及中心地规划的需求,划分出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景观功能区,主要有龙凤头海滨度假游乐区、坛南湾度假疗养区、东海仙境探险揽胜区、半洋石帆观奇探胜区、海坛天神风景区、南寨山石景野营博览区、三十六脚湖自然保护区、敖东黄金海岸郊野公园、君山揽胜区、青观顶景区和牛绩山景区。
一、龙凤头海滨度假游乐区海坛湾龙凤头海滨沙滩西距平潭县城约1公里,岸线长达4.5公里,宽约500米。沙滩坡面平缓,坡度只有2.2度。沙质洁净,坚实无淤泥。沙滩成弯月形,面对外海,有几十个岛礁散落四处。滩面上若干小岩礁突兀其间,增添情趣。腹地林带葱茏,宽度达1公里,形成海滨绿屏。适宜开展海水浴、日光浴、沙浴及体育活动,可同时容纳10万人避暑度假、海滨游乐。
二、坛南湾度假疗养区该区位于海坛岛东南,西部和北部低丘环抱,湾内海域辽阔,多沙质海岸,沙滩宽约200米,岸线长约10公里,是海坛岛规模最大的海湾之一。区内岸线曲折,港澳众多,有观音澳、田美澳等20多个大小澳口。观音澳水深16米,港域辽阔,港湾优良,已划为国家一级渔港,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台轮停泊点。该区背靠低丘,面向大海,地形封闭,环境清幽,沿岸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腹地林带壮观,地形起伏多变,适合开辟海滨浴场和多功能的度假休闲疗养区。
三、东海仙境探险揽胜区该区位于海坛岛东北沿海突出部,南距县城15公里。景区范围包括流水镇东海村的东尾、下厝场、平园顶、三对排4个自然村以及俯瞰台湾海峡的王爷山、白犬山及其滨海屿礁,面积为7.5平方公里。由于东临海域,基岩岸坡直接遭受波浪的强烈冲蚀和沿岸流的不断冲刷,岩岸切割剧烈,发育成宏伟壮观的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沟槽等海蚀地貌。因景观带有强烈的神秘性而得名“仙境”。其主要海蚀造型分布在王爷山东麓1400米的海陆边际线上,有两个景点集聚地段:南以“仙人井”为中心的200米地段分布“仙人峰”、“仙人阶”、“仙人谷”和“仙人井”4个景点;北从“仙人洞”到“金观音”的500米地段内分布“三彩崖”、“仙人台”、“神兵谷”、“通天柱”、“仙人指路”、“仙人泉”、“雄狮石”和“金观音”等景点。两段相距700米。
神兵谷海沟位于流水镇王爷山主峰东南侧,始于山坡中段,延至低潮位下,全长200余米,走向南偏东80°。两侧悬崖峭壁,北壁高达62米,南壁45米,两壁间隔仅6米,使在谷上的人俯视不见谷底。谷底乱石相拥,幽深险奇。全谷西高东低,分3级陡坎,每坎高2.5米。第三坎以下是潮间带,底部全是磨圆的黑色砾石。谷口外水深、浪急,北风起时海潮壮阔,驻足谷口,听涛观潮,令人心旷神怡。
仙人谷海蚀沟位于流水镇王爷山南麓东坡,西距流水镇东尾村约200米,走向东西,全长70多米,宽约31米。其西依土丘,两侧高壁直立,沟底西高东低,谷口伸海里,进谷海水在长长狭道中相拥,阵阵雪浪掀起,伴着轰鸣回响。谷南壁有洞通向“仙人井”。在沟谷高潮位附近,有“龙抢珠”石景。
仙人井位于仙人谷南边,是一个海蚀竖井,井口呈椭圆形,直径50.4米,井深41.7米。井壁直立,风化较深,岩石破碎,有如刀削斧劈,游人不能沿壁攀登。东壁底部有3洞通海,其中洞小舟可以出人。风浪起时,潮水顺洞长驱直人,激浪翻腾,四壁回响,声如洪钟,古时称为“仙井吼涛”,为平潭十景之一。
四、半洋石帆观奇探胜区半洋石帆位于苏澳镇看澳村西1.4公里的海坛海峡北口,两石竖立,形如双帆,俗称石牌洋。石下礁盘浑圆平缓,低潮线上面积有0.27公顷;高潮时约0.067公顷。二石相距12.1米,高者傲然伟岸,约33米,底部周长57米;矮者15米,周长39.9米,呈长方体。由于体量巨大,形象雄奇,久有天下奇观之誉,古时为平潭十景之一。
该区除半洋石帆外,还有一尊与石帆遥遥相对的弥勒佛坐像。这是一组由花岗岩体长期湿热风化形成的特殊造型,坐落于看澳海滩小丘上。坐像面朝正北,高12米,肩宽12.1米,脖径4.5米,脖高5.3米,袒胸凸肚,形神毕肖。此外,在沙滩上还保存众多的球状风化物——圆形石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五、海坛天神风景区该区位于南海乡塘屿岛南端,东北距南中村约1.2公里。是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造型,呈东西向仰卧,头枕沙滩,足伸东海,身长330米,体宽150米,胸高36米,身体各部比例匀称。头部由一球状花岗岩体组成,长33米,高31米,宽约35米。整个躯干两侧呈低平条状,形同双臂。在下身处残存一块风化岩体,高4.15米,斜斜上翘,似男性生殖器,久为渔妇传宗接代的膜拜物。除海坛天神外,附近还有众多石景,著名的有风动石、锣鼓石、船帆石、八仙围棋石、木鱼石、香炉石等,形成以海坛天神为主景的造型山石群。其依托的南中村环境优美,沙滩洁净,林带葱茏,形成一处海角探秘风景区。六、南寨山石景野营博览区该区位于北厝镇山利村东南,北距县城6公里,规划区面积0.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3.2米。气候冬暖夏凉,2月平均气温10.4`C,8月27.5r-。区内草木茂盛,植被覆盖率达85%. 南寨山自古为海防要地。明清时为防倭患,依山筑寨,部分寨墙残基犹存(约200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划为军事禁区,山上坑道壕沟纵横交错,保持比较完整的原始风貌和神秘的军事气氛。全区石景概括为五峰一谷: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和神龟谷。以洞奇、石怪、壁陡、景多取胜。其中,分别长21米和10.5米的南北一线天,石缝高达15米,宽仅0.4-0.7米,容一人侧身而过。登上一线天东侧巨岩,岚岛风光、海山礁滩与南寨奇景尽收眼底。走出一线天,只见“苍鹰雄视”、“花豹巡山”、“八戒亮相”等众多石景拟人状物,层出不穷,形成直道连曲径、大洞套小洞的构景特色,迁回开合,胜似迷宫,俗称南寨八卦阵,具有科学考察、野营游乐、避暑消夏的多种功能。
七、三十六脚湖自然保护区该区位于北RIF镇东部,北距县城2.5公里,面积190.52公顷,总库容量1641万立方米,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周低山环抱,层林如黛,奇岩错列,湖山相映,气象万千。湖中有如龟静卧的大小龟山,似潜龙出水的龙屿,以及争奇竞趣的花岗岩造型景观。龟山上有古营寨遗址,附近有“观成万亩”摩崖刻石等。
三十六脚湖景区石奇岩怪,鸟飞鱼潜,林木葱郁,环境清幽,是一处揽胜名区,又是县城主要饮用水源地,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适合开展科学考察、水上运动和避暑疗养等旅游项目。
八、敖东黄金海岸郊野公园该公园位于敖东乡南端山岐澳腹地。凤凰山沙坡高阔陡峻(垂直高度约50米,坡度大于45度),适合开展滑沙运动。北侧有鼎山、凤凰山、蝙蝠山等低丘环拱,巨石崔I。蝙蝠山0的巨型风动石(周长18米、高3.2米),摆动幅度在2厘米左右。澳口面对海域,其西部的建民沙堤呈长条状斜伸海面,总长4690米。高潮位以上宽27.7米,低潮位以上宽100多米。沙堤北缓南陡,顶部平坦、松软,沙粒均匀晶莹,泥及其他杂质含量不足1%,适宜开展海上体育活动。
九、君山揽胜区该区位于平潭县主岛——海坛岛北部中段。君山俯瞰全岛,春夏之交,岚气缭绕,云霭PKI。主峰插云峰海拔434.6米,为全县最高峰。昔有“君山插云”、“崇台观日”、«-9山晓岚”、“绝峨钟声”诸景。插云峰东面突出部为观日台,旁有方石数块,击石声如锣鼓,称锣鼓石。1961年,君山西南坡建立林场,并建有水库和小型水电站,盘山公路通往君山顶。君山林木苍翠,水库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风景宜人。登临插云峰,浩瀚大海与岚岛全景尽收眼底。
十、青观顶景区该区位于敖东乡大福村的东边山。巨石相叠形成山势,掩映在相思树林中。其海蚀花岗岩体是在节理发育的基础上,经风化崩落巨石交错倾覆而形成的。主要景点有“一片瓦”、“九龙洞”、“仙井”、“仙人脚印”及“九使宫”等。
九龙洞洞深数百米,曲折幽静,有宽有窄,有高有低,环环相扣。有的洞顶片石当瓦,大可容数十人;有的双石争峰,中存一线蓝天;有的两侧陡峭,而顶上洞开,令人有坐井观天之感。洞内清凉干爽,内有三个分岔,一洞可至“一片瓦”,一洞可达山后青观顶村,另一洞直通山巅。
一片瓦位于九龙洞南侧下方,一石倾w横卧,长12.8米,宽10米,厚5.8米,石底部平坦,下方三面有壁,成天然大厅,可容百人。
十一、牛绩山景区该区位于敖东乡安海村,面积约1平方公里。牛绩山原名牛脊山,因整座山由长约500米的岩体形成,状如卧牛而得名。牛绩山下有始建于元代的镇海寺,山上有明朝抗倭的古营寨及摩崖石刻、古僧墓、象形山石等近40个景点。
附:清末民国初风景诗作选录石帆绝句三首林淑贞① 共说前朝帝子舟①,双帆偶趁此勾留。
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双帆饱尽古今风,刻石为舟总化工。
十二万年同此渡,渡残日月转西东。
千寻耸拔大江中,树立遥知造化功。
谁谓末流无砥柱,且看障得百川东。
注:①林淑贞,平潭平原乡人,博学能诗,‘善画花卉。其夫为玉屿村儒士吴徽瑶。
②帝子舟,民间传说哑巴皇帝兵败沉舟,化作石帆。
三十六脚湖览胜俞廷萱① 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
三十六湖烟水阔,不知领得几多秋。
故乡几见此湖山,绝好风光水石间。
若得醉眠岩上月,白云翻笑我身闲。
攀岩扪石上层巅,侧立高冈别有天。
下视群峰皆俯伏,此身如在白云边。
注:①俞廷萱,闽侯县举人。
笔架山指动石俞廷萱游遍名山几次还,此间片石性非顽。
点头不借神灵力,倾动唯凭指顾问。
屹然独立岂无知,静物能为动物时。
纵听指挥甘首肯,坚贞本质总难移。
龙屿吟俞廷萱三十六湖迹可纪,中有龙屿叹观止。
巍然独立水中央,四面波光清澈底。
嵘岩峭壁现奇观,虎豹蛟虬差可拟。
我欲置舟千仞冈,屈曲幽深难举趾。
东扶西掖上层巅,云气荡胸不逾咫。
俯视苍茫飞鸟空,孤舟隐约烟波里。
长啸一声天地低,夕阳西下暮山紫。
高歌直欲逼云霄,又恐蛟龙忽惊起。
安然稳睡在深潭,不作浮沉同脍鲤。
昔闻祷雨最有灵,立沛滂沱动人喜。
须臾愿足慰三农,大有年丰遍邑里。
长吏鸠资报神功,庙貌尊崇隆享祀。
前人览胜乐同游,勒石镌名频到此。
重阳节近好登高,乘兴赋诗聊复尔。
登君山绝顶林琪树① 危峦绝顶俯苍邱,远压全潭近枕流。
石乱有泉皆见隙,地寒无雁不知秋。
龙冈雾散群峰雨,鱼屿潮冲一叶舟。
谁谓游踪观已尽?东岚此去是瀛洲。
注:①林琪树,字敬芳,号瑶川,祖籍福清。刻苦于学,主讲兴文书院,著有《凤社奚囊集)。年七十而卒。
君山山门即景陈方策① 此中佳处绝尘哗,亦种桑麻亦种花。
去后顿忘松几岁,来时尚记路多叉。
长江浪破三千水,碧树春围数十家。
我欲卜居从白傅,绿杨明月共清华。
注:①陈方策,字诸绅,号西园。精研经传,擅长诗文,著《西园遗稿)。
登君山插云峰施天章① 何处飞来岫一丛?森然直树浪花中。
往来云气天离合,荡漾岚光昼溟蒙。
万壑俯临谁作障?一声长啸欲乘风。
游人不信蓬莱岛,尚在大江东更东。
峰插云霄气势豪,登临不厌首重搔。
长风破浪来千鹳,孤障乘边驾六鳌。
两度种桃仙观静,廿年攀桂碧天高。
愧无谢眺惊人句,帝座遥通问讯劳。
注:①施天章,字以文,岚城乡葭屿村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考选拔贡,后任八旗汉教习,奉旨以知县用。擅长诗赋,著有(抉云楼稿》。
重阳登君山施天章重阳五日补登高,景自萧疏兴自豪。
万里秋风来断雁,一江寒水走神鳌。
衣因拜石腰常折,诗不问天首漫搔。
遮莫①攀藤愁涉险,此身无用即鸿毛。
儿孙罗列各纷纷,始信山名不愧君。
叠石层崖夸看日,当空一障欲摩云。
寺荒野径迷难辨,佛古愁肠诉不闻。
枉道有仙能说梦,紫霄香气尚氤氮。
注:①遮莫,俗作“不要”解。
海坛山观日① 何连城② 万顷波涛一镜开,彩云涌处接天台。
敢夸身在层峦上,引得晴光拂面来。
注:①海坛山在县城北面,即指君山及其余脉。
②何连城,清末文人,生卒籍贯不详。
片瓦仙踪林琪树浑然石瓦盖名山,别有洞天在此间。
踪迹去来人不见,只看峰上白云还。
片瓦石室林振采① 一片石名一片瓦,巍巍高覆岩之下。
不须寸木与杯土,石壁天然成广厦。
俯视乡村三百家,禾黍芄芄满郊野。
攀崖蹑展上高冈,顿觉神游天外也。
仙人井上水且清,脉脉盈渠岩泉泻。
满岩碧晕倒悬榕,孤根盘石且拱把。
传言有神在此间,叠石为坛结里社。
嵘岩削壁见奇观,僻处天涯真赏寡。
山川名胜待高人,一经品题增隽雅。
此地虽然囿海隅,四度来游五花马②。
注:①林振采,清末文人,生卒籍贯不详。
②五花马指五位司马。明清时代称府衙参政的佐官为司马。
吟梯云岭① 游腾辉@ 字仰梯云石壁中,登临感慨古今同。
草埋军路旌旗冷③,烟锁钟门市镇空④。
鲸浪拍天礁上下,渔庄扑地岛西东。
前朝兴废从何问?古木寒鸦夕照红。
注:①梯云岭,在今苏澳钟门山上。
②游腾辉,字玉川,白青乡招康垅村人,工诗词,长书法,为“蔚文诗社”创始人之一。
③梯云岭南麓有一古军路。
④宋嘉枯四年(1059年)钟门村设巡检司,出海巡警,是平潭最早的驻兵机构。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