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59 / 4002
54871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水果
桔的果实较小,呈扁圆形。外皮橙红、朱红或黄色。果皮较薄而宽松,容易剥落。中心较窄,囊瓣容易剥开。种籽一端尖细,胚绿色。
54872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水果
柑的果实较大,圆球形或稍扁形。处皮橙黄或橙红色。果实皮粗厚,油胞大,较易剥落,中心柱稍空,囊瓣也易剥分,桔络较多,种籽为淡绿色和白色。
5487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小麦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初,主要种植小红芒、红秃头、白秃头等品种,种植面积只有49.6万亩。由于混杂退化,于1950年秋种开始,引进种植“徐州438”、“泗水38”及少量“碧码一号”等品种,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性状,到19...
5487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玉米。明末清初引种境内。新中国建立前,种植面积较少,多在菜园、地边零星种植,品种也只限于小粒红、大粒红,亩产50公斤左右。 从五十年代初,引种金皇后、安东大马牙等新品种。1951年全县播种面积210亩,平均亩产145公斤。1953年播种面积...
5487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水稻。莒南县水稻栽培历史悠久。1956年前,年播种面积1.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涝洼地,均为当地老品种,亩产不足60公斤。1957年,县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去江苏等地学习水稻栽培技术,并引进了银坊、黄壳甲、大白粳等品种。1958年成立“...
5487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地瓜。地瓜系清代传入莒南。民国初年,县内种植白洋、永利两个品种。1949年前,年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亩产不足70公斤(以5公斤鲜薯折1公斤标准粮计算,下同)。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引进胜利百号,并通过深耕改土、扶城包肥、增加密度等措施,使地瓜...
5487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谷子。谷子栽培历史极为悠久。建国前,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且多为春谷,分布全县各地,以丘陵区为多。主要品种有老来青、刀把齐、牛毛黄等,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建国后,因其品种老化产量较低,播种面积逐渐下降。五十年代播种面积10万亩,亩产6...
5487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高梁。栽培历史悠久。1956年前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主要有黄儿伞、黑壳子等高杆品种,均为春种,亩产60公斤至90公斤。1957年后,面积逐渐减少。六十年代,先后引进百多穗、原杂10号、原杂14号、千斤坠、晋杂7号等新...
5487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大豆。县内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前,当地多种小油豆、爬满青等本地品种,年播种20万亩,亩产不足50公斤。建国后,先后引进齐黄1号、3号,文丰2号、7号,东鲜1号,鲁豆1号、4号,跃进5号等新品种,并采用适当降低播量、合理密植、防治病...
5488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花生。公元十六世纪传入,品种为小花生。光绪年间传入大花生,很快成为境内主要花生品种。1936年全县播种面积22.5亩,亩产79公斤。1949年,播种面积27.3万亩,亩产72.5公斤,品种有大铺秧、大站秧、小麻叶等品种。建国后,先后引进伏花...
5488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粮食
棉花。解放前,县内种植很少。1936年,播种面积734亩,平均亩产皮棉7公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莒南县贯彻中央“生产自给”的方针,年播种面积扩大到3万亩以上。1949年后,播种面积逐渐减...
5488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水果
西瓜。栽培历史悠久,以洙边西瓜为最优,闻名鲁东南一带。品种以当地农家品种小花皮为主,有个大、皮薄、甜脆、细腻、口感好等特点。1986年,洙边生产的“小花皮”在临沂地区瓜类评比中被列为地方品种第三名。 1984年后,县农技人员引进杂交一代西瓜...
5488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蔬菜
白菜。县内种植分布极广,历史悠久.按季节种植分为春季小白菜和秋季大白菜。其中,秋季大白菜种植较为普遍,消费量占全年蔬菜消费总量的25%以上。 建国前,栽培大白菜品种多为“大蛤头”、“二蛤头”等孵圆形农家品种。建国后,农技人员相继从外地引进了...
5488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矿产
锡的名称有点锡(即焊锡),竹叶锡,大花锡,行锡(普通锡)。凡是掺铅的锡都能焊,不掺铅的锡不能焊,锡的成色以掺铅多少而论,最好的九成锡,一般的是五至六成锡,五成以下的锡,就变成铅色了。人们用的锡质器具,多是六成锡,酒厂蒸酒用的锡锅锡最好,都在...
5488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其他
打花线,就是将几股细丝拧成一股,再染上颜色,供绣花或其它之用。花线的花色品种很多,花色有红、黄、橙、绿、青、兰、紫等,每种颜色中又有轻色和重色之分;品种有绣花线、缝衣线、散条线(比较粗的线)等。由于当时的风俗习惯所至,花线的使用很普遍,不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