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213
专题名称: 花生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7/001
起始页: 0128.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专题描述

花生。公元十六世纪传入,品种为小花生。光绪年间传入大花生,很快成为境内主要花生品种。1936年全县播种面积22.5亩,亩产79公斤。1949年,播种面积27.3万亩,亩产72.5公斤,品种有大铺秧、大站秧、小麻叶等品种。建国后,先后引进伏花生、文登大粘墩、蓬莱一窝猴、白沙1016、白沙171、花11、花103、徐系1号,68—4,临花2号、花28、花37、花39,73—43,海花1号、双纪2号、鲁花9号等新品种,面积扩大到35万亩,单产逐步提高。1956年,全县播种面积40.2万亩,居全国县级花生播种面积首位,平均亩产107.75公斤。1964年,农技人员培育出的杂交“莒南1号”花生,曾在青岛召开的山东省外贸出口会议上被评为全省19个出口大花生之一,并在省内推广种植。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

莒南县文史资料第四辑记录了莒南县建国五十年来,莒南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英勇奋斗,重整河山,涌现出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3个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表彰的先进单位。莒南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迹先后在北京农展馆和广交会上展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