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資料1-25...
東山岛文史第21-2...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
华安文史资料第五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漳浦文史資料1-25...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
芗城文史资料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云霄文史资料第一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
诏安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八...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資料第十九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19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漳州府志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诏安文史资料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三辑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芗城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
漳州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資料第二十辑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
東山文史資料第一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
漳州文史资料1921...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漳州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
华安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漳州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
漳州文史资料
東山文史資料第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漳州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九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
芗城文史资料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
龙海文史资料第三集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一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东山文史資料第十四·...
芗城文史资料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一缉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四辑
漳州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第1...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十四辑
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395
/
2677
35911
浦台新正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年初一即春节开始,浦台均称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为“新春”或“新正”。全家老幼早起梳妆打扮、穿新衣,开门放鞭炮,名为“开春”。然后接灶君下天,世俗认为灶神每天都要管各家内事,只能上天一夜。随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早餐不吃荤,只用花生油烹煮韭菜、菠...
35912
浦台头牙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二,浦台的习俗是商家拜土地公,做“头牙”,同时准备牲礼和饭菜祭祖。这一天浦台的习俗是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俗称“君锅仔肉”。旧时女儿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询女儿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顺公婆、勤俭持家和勉励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回娘家时女婿要...
35913
浦台睏到饱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三这天,被称为“赤狗日”(谐音赤口),是凶日,浦台地区认为不吉利。人们“睏到饱”(睡足),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从除夕到初二大家都劳累,所以今天可以好好休息。初三这一天,旧俗新丧之家应在正月初三祭亡灵,有亲眷前来吊慰,谓之“消新...
35914
浦台接尫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四,是“迎接尫下天”的日子。自从腊月廿四日送走驻在家的诸神以后,今天是诸神清晨返回管理人间事务的日子,各家要早一点沐浴焚香,摆三牲果品,焚烧印有马、轿及马夫、轿夫的“纸马”纸,接神回本宅,称为“接尫”,表示勤劳好兆头。
35915
浦台假开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五,浦台称“假开”或“更光”,意为假期已结束,各行各业开工营业。这天要撤去供桌上的祭品,打扫屋内的卫生,清除过年时积下的垃圾。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店家多在这天开市,开市时要燃放鞭炮,张贴写有“开市大吉”、“大吉利市”的红纸。
35916
浦台天公生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九是“天公生”,在正月里是浦台最热闹的祭祀活动。从初八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祭祀的五牲、五果、甜粿、发粿、红龟粿、金纸蜡烛,还要将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俗称“长钱”)用红丝线挂在门环或长年蔗上,待祭祀完成后焚烧。由于祭祀活动要从子时即23时...
35917
浦台元宵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十五是元宵节,也是浦台地区春节期间的活动高潮,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元宵圆”、赏花灯。正如唐寅《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各地举办元宵灯会,展出各式各样大型动物灯如鱼灯、鸡灯、鹅灯、猴子...
35918
宋代林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宋代林姓大约有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19位,福建为林姓第一大省,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
35919
明朝林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明朝林姓大约79万,占全国人口的0.85%,排在第20位,福建仍为林姓第一大省,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38%。宋、元、明、清期间,福建林主要向华中、华北、西南、两广和东南台湾及南洋一带迁移,福建一直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35920
当代林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当代林姓人口1416万人,排在第16位,约占全国人口的1.18%,集中分布在福建、广东两省,约占林姓总人口的58%。2004年《林氏研究》21期刊载福建林姓人口为512万(今为530多万),占林姓总人口的33%,为林姓第一大省。占福建总人口...
35921
晋安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是闽林主流派,闽中族姓推为第一,称冠族,称昌宗。唐有长乐的林慎思五兄弟皆进士,称“五桂联芳”。莆田有九牧之誉、双阙之荣,集荣耀与富贵于一家。宋代泉州的林景渊九兄弟俱任知州,再创辉煌,使闽林更增光辉。语曰“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侍...
35922
濂江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明代高官名士云集,林瀚更是显赫,一家四代七科八进士,三世五尚书。林瀚、林庭机、林燫祖孙三代为祭酒,不仅人正官显,时至今日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单是濂江林氏引以为荣,也是闽林的光耀。
35923
淘江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有它的光辉族史,义姑抚侄,族裔益昌,八闽望族,科第蝉联,以官命乡为尚干。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诞生了近代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1923年被军阀杀害,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英名载入史册。事隔8年(1931年)再次出现了一位显赫人物——国民政府...
35924
漳浦林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绝大部分为晋代林禄的后裔,有莆田游洋林昌后裔的“路下林”、长乐后市林慎思后裔的“乌石林”、林披九牧林后裔的“港头林”、徐坎“打山林”、东罗“浦北林”、友爱“芦卿林”、甘棠“柴桥林”,开漳林孔著后裔的“新路林”,还有祖源未详的杜浔“湖里林”、...
35925
路下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姓氏
以林大用为总祖祠的林氏家庙在路下,故称路下林。唐澧州司马、中宪大夫林昌的后裔和义(闽林34世),字鸿虞,宋末由莆郡迁徙漳浦卜居东庵路下社,生子大用,孺人杨氏生7子: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华、子德、子渊。元季兵乱,兄弟散居各地:子亨居七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