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50 条 561 / 670
8401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乡(镇、街道)
位于临洮县北部,东靠上梁、五户乡,北邻红旗、中铺乡,南接辛店,西濒洮河。
8402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乡(镇、街道)
位于临洮县北部,东邻改河乡,南接新添乡,西濒洮河,北壤太石铺、上梁两乡。
8403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乡(镇、街道)
位于临洮县北部的河川地区,东靠刘家沟门乡,西濒洮河,南接八里铺乡,北与辛店乡接壤。
8404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乡(镇、街道)
位于临洮县东北部,东依峡口乡,南与塔湾乡为邻,西靠八里铺乡,北与新添铺、峡口乡接壤。
8405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 类型: 乡(镇、街道)
位于临洮县北部河川地区,地处县城近郊,北连新添铺乡,南接建宁乡,西临洮河,与卧龙乡隔河相望,东靠沿川子乡、东二十里铺乡。
8406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县(区、旗、县级市)
甘肃中部、洮河下游,在陇西盆地西缘,青藏高原的东边。
8407
临洮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 类型:
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全国疆域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便是甘肃兰州,再向南102公里,就是临洮。
8408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民俗文化
陶器制作技艺是以洮河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为摹本,以洮河两岸红胶泥为胎体,用黑红两色矿物质颜料绘制纹饰,通过800℃窑温烧制,制作观赏陶器的古老工艺。明清时期,该制作技艺分布在洮河两岸的洮阳镇河口村、王家嘴村、五爱村、衙下镇联合村。如今,...
8409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紫斑牡丹酒是青稞和花蕊制曲、高粱和花瓣窖卧酒酷、鲜花蒸酿萃取原浆的工艺较为复杂的花酿酒。 临洮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陇右重镇,经济较为发达,酿酒历史悠久。洮河穿境而过,气候宜人,水利条件优越,自古就是农耕技术领先的地域。川区盛产的小麦、玉米,...
8410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榆树、崖柏是制作洮香的主要胚料,柳树、杨树为助燃辅料,松香、当归、党参、白芷、三艾、丹皮、苦豆、玫瑰、牡丹、艾草等为香料。制作工具主要有石碾、石磨、香槽、香床、香板、起子、香搓、香刀、香箩等。 洮香的制作工艺,有磨制香料、和香、压香、擀香、...
8411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民俗文化
拓片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 文物考古、博物陈列或管理工作中,为便于对碑碣墓志、石刻造像、古陶砖瓦、铜铁铸器、古代货币、甲骨文字等文物的研究与展览,需要把某些器物上的文字和花纹拓印下来,俗称为...
8412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民俗文化
中国经典古建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安放六种人造的兽,合称"五脊六兽"。脊兽是古典建筑顶部的装饰性部件,由红泥捏酌烧制,造型以兽型居多,安置在屋脊之上,故称“脊兽"。 唐宋时期,作为丝路要津、唐蕃古道、茶马通衢咽喉之地...
8413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民俗文化
洮砚制作技艺是利用洮河流域开采的砚料,经维料、制璞、雕刻、磨光等复杂工艺制作砚台的古老而传统的手工技艺。 临洮自古为丝绸之路重镇、文化交流大通道,使节往还、僧侣络绎、商队逶迤、民众富庶。洮河流域出产的"绿如兰、润如玉"的洮砚,通过在熙州、洮...
8414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民俗文化
临洮纯毛手工地毯是指以绵羊毛为原料,通过植物染色、打结、剁制、栽绒等独特工艺制作高端地毯,以及艺术挂毯、壁毯、工艺地毯、美术地毯的织毯技艺。 手工地毯源自西域。玄奘西行之时,西域地毯的制作和使用已成熟、普遍。地处丝绸之路节点地带的临洮,继承...
8415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民俗文化
木雕在临洮民间俗称为"花雕""花板子",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工匠艺人主要分布在洮阳镇,1949年以前有名的木雕艺人有尕张四爷、大张四爷、白如奎等。 临洮有2400多年的建县历史,一直是西北名邑、陇右重镇,位于丝绸之路要道,经济、文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