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2 条 125 / 669
186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运动员、裁判情况。
186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6年开始推行等级运动员制度。1957年5月在县第一届职工运动会上,有6入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同年全县有32入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其中三级27人(女5人)、少年级5人。
186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56年县建立裁判员等级制度,当年经训练后达到二级1人、三级5人。1957年有23人,其中二级2人(田径)、三级21人(田径8人、篮球5人、排球2人、乒乓球3人、游泳1人、羽毛球1人、举重1人)。
186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平潭经济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极少,至1949年全县仅有简陋的运动场、篮球场10个。
186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清末,在旧县城东郊(海坛中路西段)平整一较场,面积约5万平方米。民国25年(1936年)重新修整为4万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场内挖有沙坑,置有木马、秋千、跷跷板、荡木等运动器械。同年,在岚华初中修建简易运动场。民国31年在县城衙门顶建...
186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全县有球场7个,但场地不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球类运动的普及,球场相应增加,并按标准兴建。县总工会于1959年在海坛路东段兴建的灯光球场,为标准水泥地面,并有椭圆形石阶看台,能容纳2000名观众。篮球、排球、拔...
186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坐落在县体育场西南角,占地759平方米。设50米6个靶位和25米12个靶位,中间各筑二道防弹墙,无观众台,投资9000多元。莆田地区射击比赛曾多次在此举行。
186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86年县三十六脚m管理处,在岚城乡海滩地朝阳桥西建岚湖游泳池,占地2000平方米,建有石砌游泳训练池1个,长50米,宽20米,深1.2-2.5米,设6泳道。投资2万元。后因失修,改作他用。
186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89年,共青团平潭县委在青少年宫内建造水泥地面椭圆形露天旱冰场,面积约1500平方米,四周有扶栏,东边建有波浪式滑道。
187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93年8月奠基兴建,坐落于体育场西南侧,主体工程于1994年初完成,总投资90多万元,建有训练馆、办公室、图书馆、餐厅等综合设施,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187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1958年,县内首次进行文物普查,发现平原南垄、北M祠堂后和敖东瓷园头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文物被视为“四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71年,县文化馆重新组建文物室,在继续进行文物普查的同时,收藏散失的...
187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古文化遗址、聚落遗址、街市遗址、海防遗址和其他遗址。
187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
187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新石器时代遗址情况统计。
187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商周时期的遗址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