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21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219 条
其他
78条
动物
17条
土地资源
25条
工业产品
83条
景物
9条
植物
93条
民俗
308条
水果
14条
疾病
3条
矿产
3条
粮食
43条
美食
138条
艺术
29条
药物
13条
蔬菜
34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1219 条 4 / 8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动物
优质肉羊:2003年,引进“德赛羊业”项目,建成集工厂化养殖、羔羊工厂化育肥、羊肉深加工于一体的集约化龙头企业。该项目依托永昌县在948项目中引进新西兰两个著名肉用羊品种:无角陶赛特(PollDorset)和波德代(Bor-derdale)...
4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植物
食用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城关镇曾有个体户利用单位空闲房屋种植过平菇等菌类,但未形成规模。2006年,镇党委、镇政府按照“一特两化”要求,不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荒滩空地,发展以食用菌为主的 “戈壁产业”。在金川西、沙沟岔、...
4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植物
头发菜:头发菜属蓝藻类植物。盛产于北山半荒漠地带和南山坡草原上,其名与“发财”谐音,故很受市场欢迎,尤其是南方广州一带和港、澳、东南亚地区,发菜价格很高。发菜属藻类植物,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当秋季阴雨连绵,便...
4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植物
野生蘑菇:盛产于南山草原放牧区,当秋季雨水丰沛时,草原上长出一圈圈的蘑菇。野生蘑菇为食用菌,营养价值很高,味香醇,鲜吃或烘干水发均可,属山珍佳品。沿山农民和放牧者多采集上市销售。干品到四川、湖南等地视为珍馐。
5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植物
沙葱、沙芦:产于北山。沙葱一般生长在较平坦的沙质土地上,河西各县北部草原和内蒙一带尤多。沙芦产在山岭的阴坡上。秋季阴雨天气是沙葱、沙芦生长的最佳气候。沙葱、沙芦质嫩味鲜,鲜菜包饺子、包子吃鲜美可口,腌制咸菜更具特色。沙葱、沙芦营养丰富且有宽...
51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其他
992年,在县城改造时修建仿古牌坊2座,一座在东关路与312国道交汇处,称东关牌坊,当年4月动工,7月建成。牌坊立柱上东、西两面各有长联一幅,东面上联是: “县自汉武开设,继鸾鸟、骊靳、番禾、显美、焉支、天宝、嘉麟、永昌,上下两千年,各族兄...
5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其他
1993年,在县城原北门口,即北大街、公园路和环城北路的交叉处建喷泉1座,给县城增添了不少色彩。每当夏季炎热之时,喷泉周围成了居民纳凉、观景的好去处。2002年,因内部结构损坏而拆除。另外,泰昌花园住宅小区内建小型喷泉一座,为小区内一景。
5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其他
永昌历史上没有城市雕塑,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县城改造,在南关丁字路口设置 “骊靳怀古”石头雕塑1座,在北门喷泉以北设置“马踏玉泉”玻璃钢雕塑1座。
5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其他
骊靬怀古其形象为一组4米多高的石头人,中间一位是汉朝政府官员,左右两边为卷发碧眼高鼻子的古罗马男女各一,女人旁边一只大绵羊,男人旁边是一束谷穗。意为古罗马降人得到西汉政府的安置,在当地从事农牧生产,与汉族融为一体。雕像台基上树一石碑,碑文为...
55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其他
马踏玉泉其形象为俊俏而威武的一位女将,身穿战甲,腰悬宝剑,座下一匹雄壮的战马,一只前蹄下有泉水喷涌而出。雕塑底座正面花岗岩贴面上雕刻 “马踏玉泉 ”四个大字,背面雕刻着一个关于北海子 “马踏泉 ”的美丽传说:“据传北宋时期,杨家将杨文广之女...
56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其他
腾飞塔建在北海子公园内,是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现代建筑。塔体是由红色花岗岩板材贴面的三根钢筋水泥立柱构成,通高13.95米,塔顶一只展翅欲飞的不锈钢雄鹰雕塑,单翅通长2米,由金川公司动力厂设计制作。时任金昌市市长的赵俊谋题写的 “腾飞塔”镀金...
57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在城关镇,秧歌和社火历来没有明显区别,人们往往把现代装饰,以扭唱为主的叫秧歌,而以传统装饰为主,有扭唱兼舞龙、耍狮等项目表演的叫社火。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的秧歌、社火红火起来,尤其是每年春节,各乡镇均有秧歌、社火进城表演,成了春节...
5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跑场子:是社火表演的前奏,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全体参演者由“膏药匠”(社火领队)领头,绕场扭转,不时变换队形,使人眼花缭乱。跑场子有许多场式,如大小圈、簸箕湾、水磨阵、九曲连环、乌云遮月、瓣蒜等。
5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北方多为舞狮,二人共扮一狮,一人引狮,翻腾跳跃、翻云梯、上桌子,引狮人都会拳脚,拿绣球逗引狮子玩耍,颇能引人入胜。
6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 类型: 民俗
龙舞:龙在社火队中最为壮观,一条龙有数十人操作表演,时而盘曲腾跃,时而升降翻滚,表演技巧好的,能把龙的雄姿演得活灵活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