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4 条
2023年
21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4 条
专题知识
37条
交通
1条
公文
8条
区域
17条
景区
114条
民俗文化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14 条 7 / 1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1
知识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 类型: 景区
冠尖(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址),在水头镇西公里的凤卧镇,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冠尖和马头〓两个会址召开,出席这次大会共计25名代表,冠尖会址在冠尖山山腰,是一幢二层楼房,其中五间为大会会址,会场在二楼,...
92
知识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 类型: 景区
马头〓,在水头镇西北三公里的凤卧镇(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址,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冠尖和马头〓两个会址召开,出席这次大会共计25名代表,冠尖会址在冠尖山山腰,是一幢二层楼房,其中五间为大会会址,会场在二...
93
知识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 类型: 景区
龙井祥寺,在山门镇凤岭脚,500平方米,始建于宋,称龙井庵,清道光戌申僧立雍重建,改名为龙井寺,在凤岭的小山岙中,坐北朝南,寺外竹林茂密,清凉袭人,环境幽静,大雄宝殿和东西厢主次分明,寺内外各有龙井一口,水质清冽,长年不沽、东庑楼上曾是粟裕...
94
知识出处: 历代人物与南雁 | 类型: 景区
浙闽边区抗日干校旧址,在山门镇风岭山门小学内,一幢七间两层木构楼房,“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是浙闽边区临时省委于1937年冬决定开办的。粟裕同志任校长,学员约200人,1838年1月开学,3月结业,校址在原畴溪小学,建于1912年,当时有二幢...
95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景区
平阳的会文书院,是浙江省的著名书院,也是迄今为止温州古代书院整体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会文书院初建于北宋,是平阳先贤陈经邦、陈经正兄弟读书的地方。陈氏兄弟曾受业于程颐、程颢,学成回乡讲学,开浙江理学之先河。会文书院的创建,改变了平阳的学风...
9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神灵开光庙会。又叫“开眼”,即佛像、神像塑成后,在该寺庙举行为佛像或神像开眼以备供奉的庙会。庙会时,除由主法率领道士或僧众、信徒等从事拜经礼忏外,有时亦清各界代表人物前来庆贺。此时,神庙招待荤餐,僧院、道观则都办素酒招待。
9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谢神庙会。一般都在年终举行。老百姓大多在年初到神庙许愿,祈求神灵保佑,如商人求经商顺利,发财致富;出外工作或打工的求旅途平安,工作顺利;渔民求海波平静,人身安全;长辈或子女身体欠佳,则祈求早日恢复健康等等。此种愿酬没有额定标准,通常是祈求愿...
9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保禾苗庙会。这种庙会都因天气炎热,久旱不雨,禾苗枯萎,或蝗虫、螟虫为害,大批水稻遭受虫害,灾情严重,人们为了驱除灾害,就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护佑。他们要求宫庙首事出来筹集资金,邀请师公或道士来做法事,祈求上天赦罪,恩赐甘霖,或驱除虫害,以保一...
9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古代神话称守护城池的神为“城隍”,后来成为道教信奉的神灵。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芜湖城隍庙,建于三国吴赤鸟二年(239)。北齐慕容俨在郢城(今河南信阳县南)也建了一所城隍神祠(《北齐书·慕容俨传》)。唐以后郡县都祭奉城隍。后唐清泰元年(934),...
10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南郭庙供奉施大夫。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称该庙“神姓施,曾为谏议大夫”①。据传,施大夫为官清正,勤政爱民,后卒于任上。当他的棺木从任所发回家乡南北港,路经坡南河头时,棺木突然增重到八九个力大的汉子也无法移动。经卜筮方知施大夫愿在此择地安葬...
10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中国“戏剧之祖”之称。关于它的起源,由于资料匮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楷弟先生《傀儡戏考源》里认为傀儡戏起源于古代叫做“大傩”的一种礼仪之中。古代人迷信墓穴中有恶鬼。便在死人殡葬之前,一边吹打奏乐...
10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类型: 民俗文化
渔鼓,是从闽南传入的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广泛流传于平阳、苍南、洞头等地的闽南话方言地区。渔鼓演唱方式有两种,一为”门头词”,一为唱传书,都由一人单独演唱,生、旦、净、末、丑一身兼。渔鼓伴奏乐器简单,只有一鼓一板。鼓为一截长80厘米,直径...
10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徽调(皮簧)是和剧的主要腔调,分西皮和二簧两类。西皮激越奔放,长于表现欢悦、奔放、激昂的情绪,有正西皮、反西皮之分。正西皮有原板、摇板、流水、导板、哭板、慢垛子、紧垛子等板式。反西皮只有原板和摇板两种板式,和剧中使用较少。 二簧分正二簧和...
10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滩簧是和剧的主要唱调之一,多用来表现生活小戏,伴奏乐器以二胡为主,配以三弦、扬琴、琵琶、月琴等。滩簧的唱调有原板、中板、流水、紧板、索调、尾声、美人调、慢板、叠板等形式,部分唱调有男女宫调之分。 滩簧的文体一般以七言、十言两种句式为唱辞的...
10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和剧所唱之乱弹,与瓯剧一样同为温州乱弹腔。和剧用于演唱的乱弹唱调,根据主要乐器的散声、定弦、调高的不同,分为正乱弹与反乱弹两类。 正乱弹以正原板、二汉两个互补的主干唱调与辅助唱调和腔调组连成套,为“双唱调板套”体。正原板、二汉及辅助唱调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