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676 条
2023年
67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676 条
专题知识
67条
交通
227条
区域
56条
印章
44条
景区
56条
民俗文化
135条
物产
90条

颗粒列表

共 676 条 32 / 4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66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洪城村南侧(今属南浔马腰),双林塘河北岸,面积约1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西部以夹河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腰圆釜,泥质红衣陶豆、牛鼻形器耳、双耳式圆形鼎足等。东部以夹沙灰黑陶和泥质灰黑陶为主,器形有镂空高把豆、鬶、罐等。石器有刀、斧、锛、镞等...
467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苕南西阳村东,丁泾自然村,属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丁泾塘河西侧断面发现马家浜文化地层堆积。采集到腰圆釜、牛鼻形器耳、圆锥形鼎足、鳊鱼鳍形鼎足、豆把、穿孔石斧、印纹硬陶残片等标本。1989年3...
468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苕南邢窑行政村村委会西侧,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469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莫蓉与镇西黄龙兜村相邻处。属新石器晚期,面积约2.5万平方米。曾发现夹砂红陶鼎足、泥质陶竹节把壶口沿、印纹硬陶片,饰回纹、云雷纹、水波纹、弦纹和席纹等。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点。
470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苕南三田漾石桥头村藏缸圩。属新石器至春秋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曾采集到标本:夹砂陶有鱼鳍形鼎足、泥质灰陶竹节把、罐、钵、印纹硬陶饰曲线纹、米饰纹、云雷纹、水波纹、田子纹、方格纹及一原始青瓷钵。
471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苕南三田漾谢村,属春秋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调查发现大量唐宋时期建筑用砖瓦,还有少量夹砂陶鼎足、泥质红陶片、印纹硬陶残片等。
472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莫蓉儒林村渔船墩自然村北。商周遗址,面积约1.3万平方米。曾发现有夹砂陶鼎、豆、罐、壶等,泥质陶片、竹节形豆把和少量印纹硬陶残片。
473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莫蓉儒林村环桥一带,商周遗址,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遗址西部发现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灰陶和印纹陶残片。1992年7月8日,儒林村环桥西北侧坟头村砖瓦厂原堆放砖坯处取土时发现南宋青铜器窖藏。同年7月9日—16日,经市博物馆抢救性清理,出...
474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镇西土山村效五圩自然村西部,商周遗址,表面发现泥质陶豆残把,饰有弦纹、划纹、戳印纹,另还见有印纹硬陶片。
475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镇西土山村俞家兜,属新石器时期至春秋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曾采集到泥质灰黄陶豆把陶片、夹砂红陶、印纹硬陶,饰有回纹和方格纹。
476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双林花城村。新石器时代晚期。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000平方米,1975年冬至1976年年初,湖州博物馆配合开河工程对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发现湖州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较完整木构窖穴并出土珍贵文物多件。其中,有精美黑...
477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莫蓉花盘兜及西湾村以西桑地一带,西临鹢泊漾,文化层埋藏较深,疑有唐宋时期墓葬,时间跨度约为新时期晚到商周、唐宋。
478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景区
在莫蓉花城山后头自然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新石器晚期至商周。
479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物产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双林区境四乡历代有种植,又说因蚕时熟故名。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20世纪60年代,因主粮歉收,蚕豆种植面积大,成为越冬粮食作物和重要养地作物。主要品种有踏扁青、小青皮、大白皮、小白皮、慈溪大白蚕豆、杭州三月黄...
480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物产
大豆又名黄豆、毛豆等,原产于中国,历代有种植。有早、中、迟熟三大品种;以颜色分黑、白、黄三类,黑大豆即乌豆,白大豆(白马豆),黄大豆即黄豆。黄豆嫩时称毛豆,早熟在黄梅季节时称梅豆,以作蔬菜之用为主;冬收为冬豆;又有褐豆,有特殊香味称香珠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