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6 条
2023年
252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6 条
专题知识
538条
交通
674条
区域
201条
医疗
30条
基础设施
31条
姓氏
44条
数据统计
74条
景区
153条
民俗文化
683条
物产
43条
神话、宗教
55条
颗粒列表
共 2526 条
120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786
龙观乡钱庄商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以帐薄、金折、信扎、庄票4种作过帐凭据。逢年开业,发给客户过帐薄;存款多用金折,内盖钱庄凭证图章和暗记篆印;信扎多用于远地客户;庄票俗称“上票”,只用作解付款项。钱庄每年正月廿五开始过帐,称“开笔”,以端午、中秋、腊月三节为结帐日。建国后,...
1787
龙观乡放帐商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商店有以放帐形式兜揽生意。牛骨业(肥料)等以货价95%向农民放帐赊销,按区乡划分帐区,规定重阳节前付款,若现金交易则九折优待。每近冬至,商店租车船由放帐先生按户收款;若欠至年终,加收货款10%、称“滞交费”。粮食业用纹帐预买、包买方式低...
1788
龙观乡判山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向山业主购买整片山林,伐木还地,称“判山”。判山时双方议定价格,须付清后方准砍伐。砍树前,买主先以猪头、鹅、肉、香烛祭山神,然后再砍伐。此俗今废。
1789
龙观乡拜师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工匠多系祖传,少数出门拜师。学徒拜师须找“保头人”荐举,立“师徒合约”。学期三年内供食宿不计工钱,意外伤亡不关师傅。徒弟逢节要送礼,第一二年帮工打杂为主,称“做下手”,半途被辞退,贬称“回汤豆腐干”。满师要办“满师酒”祭鲁班,宴请常客工...
1790
龙观乡尊师祖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工匠奉鲁班为祖师,俗称“百作手艺供鲁班”,尤其石、木、泥瓦匠,逢节必祭。竹匠崇拜泰山,传说泰山是鲁班徒弟(一说儿子),先因鲁班视竹匠蹲地作业不雅而不认其为徒,后竹匠为皇帝编成“上朝掌扇”方被承认。凡工匠收徒、相互斗殴,或遇生意清淡、工艺...
1791
龙观乡春节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初一为“春节”。此日须早起,鸣炮,称“开门炮”。老少皆着新衣帽,以示辞旧迎新。近年来,初一零时一过,各家即竞放爆竹,焰火,至早晨渐息。各家设香案祭祖,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尊长则须给拜岁钱。晨出与人相见皆拱手相贺,即使头日抵牾争执...
1792
龙观乡回扣商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回扣为对商品购买介绍人的酬谢,介绍成交大生意后,商店从货款中分百分之几酬劳介绍者,解放后被废。80年代起又实行,政府不予提倡。
1793
龙观乡请财神商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商店多设财神堂,正月初一至初五商人于五更开门,供财神像,以猪、羊、鸡、鹅、鱼五牲为祭品,猪羊多扣头尾,中设一刀猪肉、羊肉,称“全猪全羊”,鸡、鹅、鱼须成双。所点龙凤烛又称“足斤”、“脚缸烛”,称“请财神”;正月初五,商店设五色茶点恭迎第...
1794
龙观乡财神酒商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除夕夜,业主在财神堂置酒席宴请店员,俗称吃“财神酒”、也叫吃“岁饭”和“分岁饭”。当年盈利最多的分店经理或店员坐首席。酒毕多吃油菜汁水年糕汤,意来年油水好,盈利更多。并在财神堂吊纸元宝,贴“一本万利”、“宝藏兴焉”等条幅。此俗今废。
1795
龙观乡元宵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上灯节”。旧俗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并于祖堂悬祖宗画像以祭。其间城乡各词庙街巷悬彩灯、陈器玩以娱神,时有龙灯、马灯、狮灯、禽灯、兽灯、船灯、车灯、十二月连环灯、花灯鱼灯及玻璃灯、金银灯彩等百灯纷陈,俗称“灯祭”。十...
1796
龙观乡端午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五月初五,也称“端阳”。此日门户插菖蒲剑和艾旗;儿童买“孩童跨虎图”白描稿纸着色,称“描端午老虎”,贴于门壁。姑娘以香粉、棉花彩绸制成六角、鸡心、粽子、麒麟等形状香袋,以五彩线挂于颈项以驱邪,并臂缠五色线,称“缠手绳”、又叫“长寿绳”、“健...
1797
龙观乡七夕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初七,鄞县少女节。因少女、少妇此日乞巧、洗头、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洗头节”。相传,此日织女于杼机旁用槿叶汁洗头,牛郎见秀发遂生爱意。民间以此为习,一早到井、河边打水。采槿叶搓碎调成胶状用以洗头。晚上妇女多在庭院陈瓜果、设香烛,...
1798
龙观乡中元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十五,民间称“鬼节”。各地祭祖做“七月半羹饭”,或放“焰口”为野鬼安魂。有将熟新谷祭祖后食之称“尝新”。俗传阴司自七月初一“放饿鬼”,居民集资请祭司诵经念咒,并沿街设祭,用篮盛碗鱼肉酒及馒头、南瓜、豆腐、毛豆等12碗祀无主鬼魂,称“檐下...
1799
龙观乡中秋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本地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节。相传南宋相史浩母亲寿诞为八月十六,族风蔚成乡风,相沿成习。旧时各家都祭祖,吃月饼、鸭子、芋艿,并以月饼相赠。各处办灯会,在十五、十六两天举行“中秋竞渡”。建国后民间于中秋日吃月饼。近年政府团体常在节间举行中秋茶话会。...
1800
龙观乡重阳岁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旧时士子佩茱萸、携美酒,结伴登高赋诗,饮茱萸酒。各家裹粽子、吃重阳糕和牡丹糕,寓步步登高意。亲戚间互赠重阳糕、牡丹糕,称挑“重阳担”。建国后,民间多不重重阳。1987年,浙江省以重阳为老人节,本地即于节间举行各种敬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