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2056 条
2023年
220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056 条
专题知识
2581条
习俗
142条
交通
4310条
交通设施
1条
人口
26条
人员情况
7条
人造景区
2条
公文
1343条
其他
15条
军事区
17条
农作物
61条
制度
511条
动物
196条
区域
4701条
医疗
124条
古迹遗址
36条
商业区
18条
器物
3条
国家
3条
地理、地貌
16条
基础设施
148条
处方
2条
天文
7条
姓氏
82条
官职
184条
居住区
8条
工业产品
23条
工业区
1条
工程
14条
技艺
1条
数据统计
3005条
景区
746条
植物
191条
植物病害
6条
民俗文化
1220条
气象
1条
渡口
18条
烟草
1条
物产
1785条
神话、宗教
11条
科举礼仪
1条
税收
130条
粮食
5条
经济作物
33条
自然景区
19条
自然资源
16条
药物
1条
财政支出
125条
资源
149条
驿站
10条
颗粒列表
共 22056 条
1429
/
147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1421
农业谚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业兴,百业旺,粮食不收断百行。 种麦不出九。 春麦种在水上,收在火上。 立冬不出菜,就怕大雪盖。 当冷不冷,无好收成。 今年积下来年粪,莫等春种忙一阵。 惊蛰不耕田,不过三五天。 早种一天,早收十天。 惊蛰快耕地,春分犁不雨。 立秋定旱涝...
21422
气象谚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无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早怕东南,晚怕西北。 鱼鳞天,无雨也风颠。 青蛙叫得欢,必有阴雨天。 霜重见晴天 露水起晴天。 蜘蛛张网有好天。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晨雾即...
21423
生活谚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远亲不如近邻,隔壁不如对门。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大雁一声叫,穷汉子吓一跳。 丑妻近地家中宝。 饱带干粮热带衣裳。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儿。 萝卜快了不洗混。 九河下稍,十年九涝。 酒色迷人胆,财宝烧人心。...
21424
石匣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万历年间。一天,面黄肌瘦、衣衫蓝缕的婆媳二人,来到芦台镇南盐碱地里挖野菜。忽见野菜丛中有一石匣,半卧土中。婆媳二人甚觉奇怪,于是唤来众人,但怎么也打不开。不久有一乞丐来到这里,口念:“想要石匣开,除非了凡来”,说罢不见踪影。日后,县令袁了...
21425
卧龙桥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丰台镇北有一座石桥,宽不足一丈五,长不过三丈。因年久失修,破旧寒碜。但它有一个不平凡的名字——卧龙桥。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每到雨水季节,丰台一带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这天乾隆皇帝又接到许多地方因洪水受灾的驰报,又想不出一个妥善办法,因而愁眉...
21426
天尊阁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朝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后,由刘伯温陪王伴驾到冀东平原巡视。来到东丰台驻马眺望:北面,莽莽的燕山隐隐可见;东面、西面和正面,都是一片无际的大草原,道道河流象条条银龙,从北向南,扇面似的逶迤奔来,在这里跟冀运河汇集一处,汹涌入海。刘伯温看罢,不禁...
21427
潘庄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离天津不到70里的地方,有一个潘庄镇。据说宋朝那个无恶不做的奸相潘仁美就出生在这镇上。潘家在这里专横跋扈,因而把此镇立名潘庄。 自从潘仁美做了当朝太师以后,总想谋反篡位,在潘庄私建官宅,雕梁画柱,九龙盘绕,金壁辉煌,和王宫金殿一般无二。家中...
21428
杨虎子河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杨虎子河,杨虎子河, 穷人血泪流成河。 日本鬼子收大米, 穷人手捧糠窝窝。 离杨虎子河不远的俵口村原来有个壮汉,名叫杨景增,身高马大,虎头虎脑,人们送他个绰号叫“杨虎子”。日本鬼子开进宁河县,俵口穷的没法活。于是,他撑着一只破槽子船来到任凤...
21429
打席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东丰台的周围尽是低洼苇塘,许多人家靠编织苇席为生。从明朝开始,官府立下席税,卖一领苇席,要纳很重的赋税,使贫苦的农民越发活不下去。于是,席民们就联合起来,跟官府说理抗税。清朝宣统元年,在一次冲突中,席民死了好几个人,官府万不得已,答应暂时取...
21430
稻谷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宁河县的稻谷是全国闻名的。传说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个中年挑夫,膀大腰圆,一身力气,为人厚道,依靠为人做些搬搬运运的事糊口,人称“岳大哥”,也有人叫他“岳大个”的。 一天傍晚,码头靠拢了一只船,船上有个白胡子老头儿带了不少坛坛罐罐的,老头儿正对...
21431
七郎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宁河县西塘坨村西小河边,有一个高大的土丘。它依村傍水,杂树、野草丛生,荆棘遍地,置身其间,满目萧条。这就是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的七子杨七郎的坟墓。 相传北宋雍熙年间,辽邦侵犯宋土,边关狼烟四起。杨继业为保宋抗辽,孤军苦战在最前线。杨氏父子被围...
21432
芦台镇的古阁和庙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三山不露头, 河水反弓流…… 这是流传在老一辈芦台人嘴里的顺口溜。它形象地概括了芦台的地形风貌,是呈一个弓字。芦台镇地处蓟运河畔,常年河水浸蚀堤岸,形成了数十个河湾,而“三山”则是指芦台镇内三座高出民房的古阁。 芦台镇这个以运输和商业贸易兴...
21433
宁河县牡蛎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牡蛎,又名叫“蚝”。是一种生活在浅海的软体动物。壳形不规则,左壳较大较凹,用以附着它物。右壳较小,掩复如盖。肉味鲜美,壳可煅烧成灰,古夹砂陶器制作,就是把它混入泥中。
21434
宁河县鲸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鲸类是一种水栖的胎生哺乳动物,外形似鱼,头大眼小,前肢呈鳍状,后肢退化。鼻孔开于头顶,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大小随品种而异。
21435
宁河县海豚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海豚外形似鱼,躯体呈流线形,有一个长而尖的喙,常在水中发出鸣叫,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鱼”。这类生物,常在近海游弋,发现并不奇怪。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