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556
专题名称: 稻谷的传说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T00766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宁河县的稻谷是全国闻名的。传说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个中年挑夫,膀大腰圆,一身力气,为人厚道,依靠为人做些搬搬运运的事糊口,人称“岳大哥”,也有人叫他“岳大个”的。 一天傍晚,码头靠拢了一只船,船上有个白胡子老头儿带了不少坛坛罐罐的,老头儿正对着他的东西发愁。跑上去几个挑夫要帮忙,老者打量挑夫们半天,对岳大个说:“还是你来帮忙吧。”岳大个二话没说,把坛坛罐罐装到箩筐里,扁担一挑,顺着老者指的地方就走。走哇走哇,老者不吱声,岳大个也不问。天黑了,没有月亮,只听见风在呼呼刮,两边一片黑暗,眼前一条小路忽隐忽现。走了好长时间,老者才说到了。岳大个放下挑子擦汗,忽见路两边长满了沉甸甸的稻谷,谷穗象猫尾巴粗,谷粒胀鼓鼓象豆子那么大。正惊异,只见老者顺手摘下两尾稻穗,递给他,指着周围说:“这地你种吧。这可是块宝地,千万别种丢了。”正说着,头遍鸡叫了,转眼再看老者和挑子都不见了。岳大个子也不害怕,倒地就睡。二遍鸡叫了,他醒了,天也蒙蒙亮了。岳大个子怀疑刚才走累了,打了盹,睡着了做的梦。可手里明明还拿着两个稻穗。再看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还有什么稻地,只见芦苇丛生,水波连连,连回去的路都没有。岳大个索性拔芦草,围堤埝,把两尾稻谷种下去。到了秋天,这片苇荡子长出一片片沉甸甸的稻谷,用手剥开谷皮,那米红中透白,香味传出好几里地。人们纷纷向岳大哥讨稻种,岳大哥也不计较,谁要就给谁,宁河就种开了稻谷。后来人们说“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这一五更说的就是岳大个一五更的奇遇。种稻的地方叫芦台,是现在的宁河县城。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