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173 条 70 / 7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3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县人民政府授权县华侨社会服务处开展侨务工作。1951年6月,成立县归国华侨联谊会(简称侨联会)筹备委员会。1951年8月县华侨社会服务处撤销,工作和财产移交侨联筹委会。1956年5月,侨联筹委会召开莆田县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103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9年7月14日,召开莆田县台胞、台属代表大会,成立县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台联会”),选举产生县“台联”第一届理事会,由21名理事组成,其中常务理事7名。台联会是居住在莆田县的台湾省籍同胞及去台人员亲属的爱国群众团体组织。它在促进祖国...
103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天主教爱国会1983年4月成立,设堂务管理委员会。全县现有天主教教徒1.9万人,堂点20个。
103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基督教1979年11月16日成立“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设常委5人,委员33人。1990年会员发展达三万余名。
104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佛教协会1950年6月,莆田县佛教协会临时筹备会成立,会址设在梅峰寺。1953年,县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设正、副会长3名,委员19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县佛教协会被冲击瘫痪。1979年11月11日,县佛教协会恢复,设副会长4人,副秘书长1人...
104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4年9月23日成立,理事会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三职。1990年会员发展到8000多户,1.3万人。协会发挥政府联系个体劳动者的作用,按照协会章程,会员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
1042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8年11月22日成立,设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县消费者委员会第一届名誉会长由县人大副主任林玉书兼任,有常务委员26名。消费者委员会成立后,按照章程,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维护消费者利益,对商品销售进行监督。
1043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9年5月14日,县召开第一次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莆田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玉书任会长。当年底,全县22个乡镇均成立计划生育协会,1990年,全县501个行政村(居委会),已建立计划生育协会116个,会员总数达8...
1044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警察局民国元年,县公署设警察所。民国16年改为公安局,隶属县政府,受县长监督指挥。民国26年,改公安局为警佐办公室,县长兼任警正,配警佐1人,专理警察事务。民国28年改为警察局,直至民国38年,机构名称不变。警察局内设总务科、行政科、司法科...
1045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保安警察队民国元年(1912),县公署组织警察队。民国7年改为警备队,队员40人。民国11年扩充至100人。民国20年扩编为3队,270人。民国23年改称常备队,队员增至400余人。民国28年县政府设保警所,改常备队为保警大队,下辖3个中队...
104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16年,在三江口、小屿设立水上警察队,专事稽查、需索之职。民国26年(1937),省府派员来莆筹建新警,在城区设立中心派出所,配置警长、警士30多名。同年又在城关塔兜设立派出所,次年,增设涵江、笏石警察所。涵江所配置所长、巡官各1名,警...
104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9月3日,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设社会股、治安股、审讯股、秘书室,下辖县公安中队。13个区各配置公安干事1名,全县共有公安干警146名。9月底,涵江派出所扩大为公安分局,设治安股、社会股和公安分队。 1950年5月,社会股改...
104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9月,设涵江、笏石派出所。1950年5月,设城厢和三江口派出所。1951年5月,设三江口边防检查站(至1952年11月撤销)。1952年9月,三江口派出所改称涵江内河派出所,次年11月,改称涵江水上派出所;城厢派出所改称城关派出所...
104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1年初,区、乡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配备治保委员和治安员。1952年,各机关、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先后建立治保组织。1958年,全县各生产大队成立治保会,设治保主任和委员若干名。1984年,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大队治...
105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1年6月,成立莆田县人民检察署,配检察长1名,秘书1名,检察员4名。1955年改称县人民检察院,设检察长、副检察长,下设侦查、监督和行政秘书三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7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莆田县人民检察院军管组,对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