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451 条 129 / 164
192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全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自然植被约41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9%,多系野草杂生的荒滩、荒山。
192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荷泽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度一般为200—400米,最厚达1000米以上。地势较平,土质较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961.93万亩。可分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8部分。
192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荷泽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度一般为200—400米,最厚达1000米以上。地势较平,土质较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961.93万亩。可分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8部分。
192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7.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31亿立方米,地下水18.35亿立方米,客水18亿立方米。人均占用水资源639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410立方米,在省内均属较高水平。
192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于东明、菏泽两县市的白庙、桥口、马厂、新霍、徐集、唐庄、葛岗、三春集八个油气区,是中原油田的一部分。据油田提供的资料,菏泽地区石油远景储量1.71亿吨,占整个油田远景储量的8.4%。...
192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处于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历史悠久,生物种类繁多。植物全区广泛栽培的农作物有禾本科、豆科、锦葵科、旋花科等作物,共23类,568个品种,其中冬小麦220个,玉米22个,高粱12个,谷子12个,大麦5个,水稻5个,地瓜12个,大豆13...
192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有黄泛灾害、旱灾、涝灾、病虫害、震灾等。
192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自大禹治水,迄今4200余年间,黄河历经26次改道,其中6次大徙。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第一次大徙至今近2600年中,黄河泛滥溃决达1593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其中黄河改道波及鲚泽区内达12次之多;黄河决口发生在鲚泽...
192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旱灾主要由于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而形成。区内陆地水面蒸发量以6月份最大,为223毫米;以1月份最小,为29毫米。除7、8月份降水量尚能满足蒸发外,其他月份则远远不够。
193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涝灾主要由于暴雨集中和大量降雨而形成。区内暴雨年内最早的出现于4月上旬,一般始于6月下旬到7月下旬,最晚结束于11月份。暴雨出现往往表现强度大,历时短。1970年单县贾楼村,一小时降雨121毫米;1975年郓城县玉皇庙乡6小时降雨208.6...
193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小麦病虫害小麦锈病:锈病是区内小麦的主要病害。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中期,以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193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地处华北震区南部,属地震频发区。自公元76年(汉建初元年)至1985年,全区有史可查的3.3级以上的地震共发生39次,其中大于5.0级的地震8次,破坏最大的为1937年8月1日发生的7.0级地震。
193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74年3月,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隶属于计划办公室。1978年7月,改为菏泽地区行署环境保护办公室。1984年5月,下设3科、1站(环境监测中心站)。
193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的水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其次为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1985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087.98万吨,万元产值排放量为137.18吨。造纸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是区内主要污染行业。1985年,这四类行业累计污染负荷比为...
193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和引黄客水,其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流失量大,利用率低。区内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级标准对全区河流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的河流主要有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和万福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