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7873 条 1179 / 1192
1767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为解决青原区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优化区内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企业增效、财政增收。根据吉青发〔2005〕9号文件,青原区佳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5月正式成立,注册资金人民币600万元,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1767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公司服务对象是在青原区内注册的中小民营企业。公司为区内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提供融资担保,提供经济信息、技术咨询等代理业务。
1767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前,青原区辖区范围的历史上未曾设过州(府)、县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校教育一直发展慢,规模小。但是,就其境内已出现的学校而言,有的在吉安教育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王阳明创办的青原会馆,刘绎执教三十年的阳明书院,培养了数位...
1767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均设有官学,但最活跃的办学形式不是官学,而是私人捐办的私塾。私塾又称学塾,是封建时代民办初等教育最普通的形式。书院又名经馆,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其名称源于唐代,为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民...
1767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均设有官学,但最活跃的办学形式不是官学,而是私人捐办的私塾。私塾又称学塾,是封建时代民办初等教育最普通的形式。
17676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书院又名经馆,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其名称源于唐代,为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民间也有私人创建的书院。宋景定四年(1263),书院山长由政府任命。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书院由官府节制,与地方州、县学同等看待...
17677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幼儿教育含幼儿园(幼稚园、保育院)、托儿所19511年下半年辖区内值夏圩镇开设幼儿园1所。1958年8月,为适应社员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要求,每个公社办起中心幼儿园,大队办起了幼儿班,生产队办起了托儿所。形式多样,有全日制、半日制,还有...
17678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幼儿教育含幼儿园(幼稚园、保育院)、托儿所1951年下半年辖区内值夏圩镇开设幼儿园1所。1958年8月,为适应社员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要求,每个公社办起中心幼儿园,大队办起了幼儿班,生产队办起了托儿所。形式多样,有全日制、半日制,还有季...
17679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幼儿园共设立4种班: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入园年龄从2.5周岁到6周岁,7周岁后则转入小学一年级。2000年,教育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幼儿教育为语言、计算、艺术、社会、健康5大领域。
17680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兴办近代小学教育始于清末。至宣统元年(1909),境内各书院均改设学堂。1912年,执行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小学校令》,将学堂改称学校。同时将初、高等小学校分开。
1768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兴办近代小学教育始于清末。至宣统元年(1909),境内各书院均改设学堂。
1768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0年吉安撤地设市时,辖区内各小学执行的是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五•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即:一至五年级均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三至五年级增设社会、劳动。每天还有10...
1768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主要有青原区天立实验小学、值夏中心小学两所小学。
1768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青原区辖区内中学以上的求学者多集中在州府所在地的吉安城区。由此,本区内的中学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37年,不少邑绅巨贾、达官显贵纷纷倡导“教育救国”,兴办学校。新圩乡贤达毛伦在新圩开办文山中学,徐谷生在陂头开办江南中学,值夏...
1768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青原区辖区内中学以上的求学者多集中在州府所在地的吉安城区。由此,本区内的中学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37年,不少邑绅巨贾、达官显贵纷纷倡导“教育救国”,兴办学校。新圩乡贤达毛伦在新圩开办文山中学,徐谷生在陂头开办江南中学,值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