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6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学校与学生
分类号: G455
页数: 5
页码: 705-709
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青原区辖区内中学以上的求学者多集中在州府所在地的吉安城区。由此,本区内的中学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37年,不少邑绅巨贾、达官显贵纷纷倡导“教育救国”,兴办学校。新圩乡贤达毛伦在新圩开办文山中学,徐谷生在陂头开办江南中学,值夏龚家开办了同盟中学。1938年秋,由政府出资创办青原山国立第十三中学。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学生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辖区内中学以上的求学者多集中在州府所在地的吉安城区。由此,本区内的中学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37年,不少邑绅巨贾、达官显贵纷纷倡导“教育救国”,兴办学校。新圩乡贤达毛伦在新圩开办文山中学,徐谷生在陂头开办江南中学,值夏龚家开办了同盟中学。1938年秋,由政府出资创办青原山国立第十三中学。
  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掀起,辖区内原来“戴帽”的初中班脱离小学,单独成立中学,如陂头初中、东固初中,与此同时农业中学也相继发展。另有不少乡村学校开始试行“七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办工厂、农场,参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69年,强调中学教育面向农村,提出“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小学不出生产队”的口号,小学归属大队举办,中学由公社举办。于是,一些初级中学相继设高中部,办高中班,学制改为“二二制”,即高中二年制,初中二年制,每周劳动课时增加到一天半至两天。1972年,辖区内大部分公社都开办了中学,有的一社两所。由于初中、高中班迅速增加,师资严重缺乏,只能从小学选拔一批老师到初中任教,从初中选拔一批老师到高中任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方针,辖区内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一律合并到本乡中学。1978年值夏中学开设高中部。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地根据上级精神加大网点布局调整力度,1994年撤消东固垦殖场高中部,值夏中学1999年停止高中部招生。1996年,撤消东固垦殖场初中部,师生并入吉安县敦厚中学。1997年,撤消值夏镇南岭中学,师生并入值夏中学。
  2001年,由于撤地设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吉安县值夏中学、陂头中学、新圩中学、新安中学、富田中学、东固中学、东固职业学校,原县级吉安市的吉安市第十一中学、吉安市第十三中学、天玉中学,吉水县富滩中学划归青原区管理。这样,建区时青原区共有中学11所,其中属于完中的是吉安市第十一中学(1978年始设高中部)和值夏中学(1969~2001年设高中部)。同年5月,青原区政府下发《青原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方案》,8月东固职校和东固中学合并为东固中学,校址定在东固职校。同年撤销值夏中学高中部,全区高中教育集中在井大附中,
  2002年5月,青原区人民政府印发《青原区“十五”教育发展规划》,青原山中学列入区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同年5月,区政府召开青原山中学整体搬迁工作协调会,决定将青原山中学迁至青原区赣江大桥东路。2003年8月底,学校搬迁工作全部结束。
  2002年9月,省教育厅确定井冈山师院附中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根据高中教育改革要求,2005年该校将初中剥离出来,并入青原山中学。2005年8月,井冈山师院附中和青原山中学分别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事业单位。2008年9月井冈山师院附中更名为“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2010年3月24日,青原山中学恢复“吉安市第十三中学”校名。
  2006年陂头中学、文陂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定名为曾山学校,并迁入新校址。2009年11月两校重新分设为曾山小学和曾山中学。
  2009年为了适应城区发展,有利初中学生就近入学,决定在河东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改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北学校,并开始新建校舍。同年8月招收了两个初一年级新生班,暂时设在河东新桥小学。
  2010年4月7日,东固中学更名为东固民族中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加快培养人才,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高校大量扩招,在这一形势带动下,青原区涌现了一批民办中学,并且大多是民办高中,如:吉阳高中、值夏高中、扬名高中、影视艺术高中、青原艺术高中等等。办学初期,这些学校都呈现旺盛势头,如:吉阳高中招生连年爆满,以至不得不将新生转让他校,值夏高中创办之年招生达200多人匚但几年后,由于所招学生文化基础差,高考时成绩不够理想,学生毕业后没有学到一门专业技术,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就业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差距,民办中学开始萎缩直至最后不少学校停办,到2010年9月,青原区的民办中学仅存吉安文武学校的初中部。
  至2010年底,青原区有公办初级中学10所:东固民族中学、富田中学、新安中学、新圩中学、曾山中学、值夏中学、富滩中学、天玉中学、吉安市第十三中学和城北学校;民办初级中学1所,即吉安文武学校初中部。完全中学是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全区公办中学在校学生10886人,其中初中生7987人,高中生2899人。
  表29-4-12000~2010年青原区公办中学教育情况
  续表29-4-1
  续表29-4-1
  续表29-4-1
  说明:东固中学毕业生数含2001年并校后原东固职校所辖六个班级人数。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谷生
相关人物
达毛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文山中学
相关机构
吉安县敦厚中学
相关机构
天玉中学
相关机构
吉安文武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