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728 条 55 / 116
811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槽户按地域自愿联合组成行会,选举行董并制定行规。清光绪年间,江北槽户在观前村长福寺召开行董会议,制订了维护槽户生产经营和自治的《公议禁单》。
812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江北纸业行会行董会于清同治九年五月订立行规,规定草纸销售范围、造纸资格及违规处罚等。行规旨在维护行业秩序,确保造纸技艺传承。
813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纸业公会于民国年间相继成立,制定同行规约维护经营秩序,援助困难会员。抗战期间公会活动中断,战后重建。公会定期聚会,春秋祭拜祖师。
814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富阳纸业营销渠道历经变迁。旧制下纸行主导销售,抗战期间受阻,后成立合作社拓展销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纸品交易市场,拓展多渠道流通,推动手工纸生产发展。
815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价格主要由国家根据价值规律和政策制定。新中国成立后,富阳手工纸价格得到严格管理,实行优质优价,分等论价政策,价格稳定并渐上浮。自1993年起,纸品市场价格全面放开,由经营户自...
816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传统手工纸历史悠久,名纸众多,在国内外屡获嘉奖。新中国成立后,记录增多,20世纪60年代,多个生产单位所产的元书纸和京放纸被评为省级及以上“超级纸”,获奖情况已载入相关书籍。
817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品牌纸品与有贡物人物选介,其中包括了谢景初和谢公笺、姜芹波与忠记昌山纸、李扶与富阳元书纸、从史尧臣到上盘坞元书纸、“金丝坞”与上官元书纸等。
818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谢公笺是北宋谢景初创制的染色笺纸,色彩绚丽,制作精美,与“薛涛笺”齐名。谢景初为官清廉,曾筑“谢公堤”造福百姓,被称“贤臣”。其祖籍河南,后定居浙江富阳,在多地任职皆有惠政。
819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昌山纸是富阳竹纸名品,姜芹波忠记是其中佼佼者。姜昌忠家族世代造纸,其昌山纸以精工精料著称,洁白厚重,匀净润泽。产品信誉卓著,获国家嘉奖,并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为防伪,每件纸中夹有防伪仿单。
820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元书纸是南宋时期兴起的传统手工竹纸名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市场定位受到欢迎。历经改进,成为学子簿籍和文化用品的首选,并远销海外。
821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史家村是富阳造纸名村,其造纸业以史尧臣为代表,历经数百年不衰。史尧臣注重质量,使元书纸成为上等书写用纸,品牌声誉卓著。其后代继承家业,延续优质元书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史家纸槽仍保持高品质,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
822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上官乡盛产元书纸,其中金丝坞元书纸品质卓越,名扬苏杭。上官元书多名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纸农的敬业精神。当地纸农注重原料选择、水质和制作工艺,生产的元书纸备受赞誉,曾吸引日本纸业代表团专访。
823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里黄弹的京放纸以色白光洁、厚薄均匀、拉力强而著称,其原料讲究、工艺精细,产品历史悠久且屡获殊荣。里黄弹的京放纸曾出口日本,广受好评,成为当地造纸业的一大亮点。
824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富阳皮纸历史悠久,明清以来为造纸主要品类。民国时期富阳皮纸达到鼎盛,产品获国际大奖。主要品种有桃花纸、白棉纸、桑皮纸和油纸,用途广泛。新中国成立后,手工皮纸渐被机器生产取代,但富阳皮纸在造纸业中仍具重要地位。
825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新登镇大山村以生产桑皮纸著称,黄关银和方茂潮为其中的佼佼者。大山村桑皮纸主要用于油纸原纸,工艺要求严格,包括清水漂料、精确配料、细踏料和一遍成纸等步骤。产品曾远销杭州、上海等地,后随机制纸普及而逐渐衰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