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图书馆
郴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郴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619 条
2021年
5619 条
事件类型
全部
5619 条
军事事件
131条
医疗卫生事件
157条
历史事件
150条
地理事件
1条
安全事件
144条
政治事件
2348条
文化事件
164条
环境事件
43条
社会事件
2044条
科技事件
11条
经济事件
426条
颗粒列表
共 5619 条
370
/
37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536
安仁县商业机构情况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裁减商业机构、人员。商业网点减少到116个,平均每千个居民中只有0.8个。市场商品供应极不正常,出现“买东西难、住店难、饮食难、理发难”。
5537
国营商业经营方式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放宽政策,搞活经济,开放城乡集市贸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的“三多一少”商品流通体制形成和发展。国营商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实行转体经营、租赁经营。1988年,社会商品零...
5538
国营商业系统日用工业品批发销售额逐年增长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市场日用工业品需求量增大。国营商业系统日用工业品批发销售额逐年增长,1965年为187.98万元,1978年为734.1万元,1982年为1134.41万元,1987年为1651.88万元,1988年达到...
5539
嘉禾县实行扶植私营商业的政策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扶植私营商业的政策,在解放前夕停业、歇业的商人纷纷复业。1952年,全县有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1501户、1719人。1953年后,国家先后对粮食、食用植物油、棉花、棉布和生猪实行统购统销和派购,对私营...
5540
嘉禾县个体商业发展情况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78年以来,贯彻开放、搞活方针,实行“三多一少”流通体制,个体商业迅速发展。198!年,全县个体有证商业110户、111人,个体有证服务业48户、49人,个体有证饮食业25户、28人il.1988年,全县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2958...
5541
嘉禾集市发展情况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0年至1988年的39年间,嘉禾集市几经起伏。50年代初,市场繁荣。1952年1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布《关于活跃初级市场六项措施》后,广泛召开土特产交流会,物畅其流。1953年后,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派购政策;对私改造后,个体商贩减...
5542
1958年汝城县商业工作总结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大跃进”,汝城、桂东两县合并为汝桂县,供销商业也并入国营商业,撤并商业网点,抽调商业人员支工支农,关闭集贸市场。1959年至1960年,由于“左”的路线和自然灾害影响,生产下降,市场极不景气。据1960年与1957年比较,国营商...
5543
1978年汝城县商业机构、人员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改革流通体制,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开放集市贸易,市场进入新的繁荣活跃时期。据统计:1983年全县商业、饮食服务等网点发展到2276个,从业人员2855人,其中个体商户1390...
5544
汝城县工商企业发展史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边境贸易重新恢复发展。特别是省际间公路干线通车后,县内城乡公路网络建成,代替水路而使交通大为方便,为发展边境贸易进一步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十年来,全县国营商业和供销、乡镇等工商企业,先后建立各种形式的流通联合体8...
5545
汝城县集贸市场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全县25个集贸市场,是三省省际民间贸易的重要场所。其中土桥、集龙、大坪、文明,城关等5处为主要对外窗口。通过改建扩建交易场地,新增面29633平方米,总投资221万元,改善了贸易条件。1988年,市场交易额上升为2800万元,比1983年的...
5546
临武县集贸市场形成与发展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临武乡民自古即有择日逢墟交易物品之习惯,集市贸易自然形成。清同治六年(1867)《临武县志》记载;有墟场16个,每墟各有定期,按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每隔五日赶墟一天,各墟场互相交错。其时,为便于盐运商贩往返,县内伙铺业发...
5547
临武商业发展工作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9年12目1日,临武解放。初期,多数商人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全县仅有私营商业195户,市场冷落,物价暴涨,徘徊观望。1951年3月,成立国营贸易商店,经营粮食、棉花、百货、布匹、副食及土特产品。随后,粮食公司、食品公司及盐业批发部等国...
5548
临武县商业工作情况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放搞活,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同时发展,市场日趋繁荣。1987年底,全县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3409个。平均每千人拥有12.3个;从业人员4908人,占总人口的1.77%。其中个体商业,1980年仅有146户,159...
5549
1912年桂东县商会成立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民国元年(1912)元月,桂东县商会成立,民国17年(1928)元月改组,并于民国36年(1947)呈准备案。寨前、大塘、沙田、四都、桥头等商会于民国29年(1940)先后成立,民国36年呈准登记。以后各圩镇行业商户又继续组织各业同业公会,...
5550
1949年桂东商业发展工作统计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郴州商业志(1840-2006)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9年桂东和平解放。初期,市场冷淡,许多商店无货可售,物价暴涨。194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仅75万元。为迅速安定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经济秩序,1951年8月,建立第一个国营商业机构——桂东县贸易商店。1952年2月成立供销合作总社。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