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11条
机构
61条
事件
873条
地名
29条
专题
73条
作品
53条
实物
22条

检索条件

共 1111 条 4 / 75
4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军事机构
该部隶属80302部队,于1984年5月进驻景德镇市黄泥头,其中一部分驻储田。
4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3年5月,成立景德镇市青年联合会,广泛团结、动员各界青年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化大革命”中,市青联停止活动。1981年市青联恢复活动。1984年召开景德镇市青年第五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景德镇市青联第五届委员会”,分...
4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0年4月,由共青团进行少年儿童队的建队工作。首先在浮梁师范、市立中学试点,至1951年,全市19所中、小学,均建立了少年儿童队的组织,共吸收少儿队员1533人,占在校队龄儿童的42.38%。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称中国少年先...
4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于民国15年(1926年)5月设立妇女部,刘莹任部长。12月,成立景德镇妇女协会,选出熊海珍、刘莹(中共党员)、朱春樵、钟春生、余占汉、赵荫祥(中共党员)、方贞7名委员,刘芳任主任。此后随着革命形势起伏...
5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6月28日,成立中共景德镇市妇女运动委员会,王林岗任书记。同时成立景德镇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苏健为主任。6~8月筹委会先后召开了3次会议,研究妇女工作。1950年12月27日,召开全市首届妇女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景德镇市民主...
5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0年全市有5个女工委员会,864个会员;8个家庭妇女会,1832个会员;6个乡妇女会,947个会员。1951年成立郊区妇联,下属9个乡妇代会。1953年,市属各区成立4个区妇联,并以居委会为单位,设83个妇代会和水上区4个港籍妇代会。...
5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宋嘉熙元年(1237年)。县令赵汝著将浮梁县城溪东云峰寺侧的官地圈为漏泽园,收埋弃尸遗骨。元代废。明恢复,地址移至溪东的社坛前。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县沈嘉徵择地另设漏泽园,以使收容老弱鳏寡死有所葬。宋嘉熙元年(1237年)。县令赵汝...
5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明洪武六年(1373年)。知县周郁在浮梁县城西门外田西关建广济院。收养贫苦孤寡。后迁教场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县汪宗伊将广济院迁回旧址。嘉靖三十四年,广济院在风雨中坍塌,知县黄森重建。
5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县沈嘉徵尽力投资,首倡官置义助办法,于浮梁县地藏庵设广济堂,购有田产山塘,并置屋仓药室牛具器皿等。以资收养老弱鳏寡。
5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清道光十二年(1831年),当地绅士商贾捐资,建养济所于徐家街,收养残老孤寡百余人。有所长1人,技士公役各2人,收容警6人,除本所外别无产业。经费由本市各商铺认捐。年支出3500余元。
5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张锦明及各慈善家倡办,设育婴堂在吴家祠堂,收养无人抚养的婴孩。抗战时期,兼收养难民无力抚养的婴孩。有堂长及事务员各1人,工役2人,乳母7人。经费来源除房租岁收300元外,不足部分由市内各商店认捐。年支出2800余...
5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25年(1936年)7月1日,由县政府创办,设在吴家祠堂。院内分设养济、保育、施医、施棺、掩埋等所。其中保育所收养的弃婴,多系先天有病的女婴,成童者甚少,故无教育设施。正副院长3人是义务司职,事务员2人由商会职员兼任,酌给津贴。该院原无...
5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26年12月,成立江西省赈济分会浮梁县赈济支会。有委员23人,由县长担任主任委员。内设收容所、养济所、育婴所及难童学校各1,主要收容救济抗日战争时期省内外逃亡到景德镇的难民。经费来源省县各半,不足部分由地方劝募。至民国32年2月,先后收...
5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前身系宛陵书院郑昌辉等7人发起组织的养女堂。有工作人员6人,乳母8人。1949年11月7日由市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人民婴儿院”,收养贫苦市民无力抚养的婴儿及弃婴。年底设保育、事务2部,收容婴儿22人。1950年有婴儿164人,招雇家庭乳母9...
6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一卷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6月,市人民政府民政科接管浮梁县救济院有孤寡老残院民56人。10月,浮梁县救济院更名为景德镇市人民救济院。1950年8月,根据市各办人民代表会议决定,扩大收养院民。新增院民的经费,由市瓷联、工商联每年拨付大米800石。实行民主管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