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4条
析出资源
34条

检索条件

共 34 条 1 / 3
1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封面
2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书名页
3
目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目次
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题词页
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题词页
6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题词页
7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前言
8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马头镇,是一个古老的重镇,周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镇内商业繁荣,文化教育较乡下为普及,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郯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同时也存在着愚昧落后以及各种黑暗现象。它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个缩影。
9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县商业联合会(简称商会),地址设在马头。商会的主要任务:一是研究工商业的发展,调解行业间的纠纷,维护工商业者的利益;二是完成政府分配的印花税收和其他款项的摊派;三是注册登记参加商会的商店字号;四是核准审批各商店字号印发的门头票;五是代为...
10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美华同”商店是马头镇孙忠相开办的。孙忠相,字肖楼,排行老四,官称四少爷。其父孙花楼曾任桃园县正堂,孙忠相在清末民初年间,也是马头镇屈指可数的大户人家。他原在马头镇开办一座字号叫“同益”的槽油坊,后来,为了扩大生意,增加收入,于民国19年又...
11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还盛”是当时马头的八大槽油坊之一,从资金、经营、信誉诸多方面较之其他,算是数得着的。股东孙寿椿,是马头的名流,官称二爷,浑号孙二黑,在南门外建有别墅,号称“半农山庄”,俗称白圩子。
12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祥茂店在今马头镇皮市街路南,座南朝北,前后四进天井,房屋五十余间,门头三间是租赁人家的,后边是买“泰顺”铁货店的。1923年开办的,股东樊家彬兼大掌柜的。下设二掌柜一人,名叫程春堂,协助掌柜处理一切店务;三掌柜一人,名叫王瑞华,常住上海,相...
1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马头镇在清朝末年到建国之前这段时间里,先后开办的浴池有5家。开业最早的是本镇大户孙忠迈的"东盛浴池”,因位置在本镇牌坊街北头,称为东浴池。继而有林子村人刘成宗于民国初年开办的“碧露春”浴池,因位置在本镇西头的油坊街,称为西浴池。以后相继开业...
1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马头镇的“三友”铁工厂,是由我父亲孙寿椿和马头镇的骆景斋、山南头的赵俊宜(我的六姑夫)三人合伙创办的。“三友”之名实系双关语,由三人合营而得名,更有益在“三友”之义。
1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马头镇,由于水陆交通方便,居民集中,经济繁荣发达,本地和外地人在此开办铁匠铺的较乡下为多。早在清末民初期间,全镇就有铁匠铺10几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铁匠铺也逐日增多,到"七七”事变之前,就增加到20多家,事变后,马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