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49条
析出资源
600条
图表
24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849 条 2 / 57
16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莆田县基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民国2~17年,城厢区及延寿乡、熙宁乡;民国18~22年,改城厢区为一区,下辖3镇、30乡、66附乡;民国23年,实行保甲制度,一般以10~15户为甲,10~15甲为保,10保左右为乡镇联保;...
1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厢区行政区划历经多次调整。1950年废除保甲组织,城厢区属原城厢镇和第一区。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后,城厢区地属第一区和第五区。1956年设城厢镇,辖6个乡。1957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后,撤区并乡,现城厢区地...
18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南乡位于城厢区东南部,面积27.30平方公里。全乡有10个村委会,1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58户,总人口29997人。城南乡是典型“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主要发展水果、养殖和加工业。199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8423万元...
19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荔城街道位于城厢区中部,是莆田市政府所在地,面积4平方公里,辖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3644人。原为莆田县城厢镇,建区后改为荔城街道,是城厢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业活动中心。随着旧城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1994年街道企...
20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凤凰山街道是建区后新设立的街道,面积9.17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委员会,1994年常住人口6206户,22327人。地处城区西部,交通方便,辖区有宜果、宜林山地5000多亩,是重点工业园区、文化区和住宅区。新建住宅小区和街道,建...
21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郊乡位于城厢区东北部,面积30.50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总人口50119人,以农业为主,有丰富的水果和鱼类资源。199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4534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86%。
22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南乡位于城厢区南侧,面积35.33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总人口36669人。该乡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蔬菜,其中坂头、顶墩、下黄、肖厝为蔬菜专业村。同时,该乡还拥有众多特色专业村,如青田鞋业公司、龙威鞋业公司等。1994年,...
23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地形以平原台地为主,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人工植被及次生植被,矿藏资源贫乏,动植物资源较丰富,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及风灾。
24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厢区的地质地貌情况。首先,文本介绍了城厢区的地质构造,指出其位于长乐一南澳断裂带与漳平一仙游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处,大地构造属东亚新华夏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接着,文本详细描述了城厢区的地层、侵入岩和矿藏情况。在介绍完这些基...
25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位于长乐一南澳断裂带与漳平一仙游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处,大地构造属东亚新华夏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境内以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早期形成的漳平一仙游东西向断裂带沿木兰溪干流呈近东西走向横贯区境。该构造由一系列东西向复式褶皱和冲断...
26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城厢区地貌类型分为侵蚀剥蚀-构造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境内山脉属闽中戴云山东伸支脉,受地质构造影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鸡角髻山、石官山、古岭山和天马山等,最高峰为鸡角髻山,海拔641.8米。平原分布于木兰溪、...
27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厢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要素。城厢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水热资源丰富、霜期极短等特点。该地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7.3小时,日照率44%。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影响,盛行偏...
28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介绍了城厢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要素。该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水热资源丰富、霜期极短等特点。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7.3小时。季风明显,主要风向有东北风和西南风。冬...
29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介绍了城厢区的物候特点。由于地处平原地带,气候与莆田内陆山区有差异,因此物候有所不同。境内水稻栽培的三个“不过一”时间限制也说明了其物候的特殊性。此外,甘薯苗上市季节也比莆田沿海地区早,存在地域差异性。
30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介绍了城厢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情况。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径流量、水质等方面,其中木兰溪是最大的河流,而地下水则根据地貌单元和含水层的岩性特征等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基岩裂隙水、孔隙裂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等,同时文本也提到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