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95条
人物
48条
机构
59条
地名
14条
专题
40条
作品
34条

检索条件

共 195 条 9 / 13
121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县(区、旗、县级市)
122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隋、唐时代流行于中亚一带的民间舞蹈。柘枝舞的舞容及服饰,据《乐府诗集》载:“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拆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乐书》则说:“柘枝舞童...
123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胡腾舞是由西域传入中原,舞者腾踏、跳跃的步伐,急蹴环行,反手叉腰,弄目、合颌、耸肩等形式,突出了一个“腾”字,体现了西域雄豪奔放的民族性格,和风趣诙谐的民族情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西域舞蹈的艺术特色。唐诗中对胡腾舞有生动的描述。刘言史《王中丞...
124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胡旋舞,又有团乱转、团圆旋等称呼,原也出于中亚一带。《新唐书·礼乐志》载:“康国者,一曰萨末健..国人嗜酒好歌舞..开元初,贡..驼鸟及越诺侏儒,胡旋女子。”胡旋舞由西域传入中原后,受到中原各族人民的喜爱,尤其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偏爱,并有不...
125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春莺啭》是龟兹音乐家白明达的一首代表作,也是唐代西域软舞的代表。崔令钦《教坊记》中称:“高宗晓音律,闻风叶鸟声,皆踏以应节,尝晨坐,闻莺声,命歌工白明达写之《春莺啭》。”《进馔仪轨》中记载《春莺啭》的舞姿为“春莺啭,设单席,舞伎一人,立于...
12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龟兹流行一种《乞寒舞》(《泼寒胡戏》),是由最初的乞寒游戏发展为舞蹈的。大建十一年(579年)十二月七日,北周天元皇帝回宫,在正武殿召集百官、宫人、官吏外臣以下的母亲、妻子,进行西域地方“乞寒”游戏。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十三日,...
127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猴是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龟兹国条载:“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说明猴舞普遍流行于龟兹。传入中原后,同样受到城乡各种人士的喜好。《北齐书》载:“收既轻疾,好声乐,善胡舞,文宣末,数于东山,与诸...
128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马舞》显然是因西域盛产骏马,而人们模仿马的各种雄姿而形成的模拟舞蹈。古代龟兹骏马大都来自乌孙,并且源源不断输入中原,而龟兹恰好位于农业与游牧的交接地带,所以《马舞》在龟兹境内也很流行。据《唐音癸签》载,唐代有《舞马倾杯曲》,在古代的乌孙、...
129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有各种的鸟,所以各种《鸟舞》在古代龟兹民间很流行。如在克孜尔石窟17窟壁画中绘一女子,上身赤裸,著裙,两手舞动飘带作模拟鸟飞翔的动作;80窟则绘有一修士头顶小鸟的画面。克孜尔石窟160窟绘有鹰舞图,库木吐拉石窟24窟绘有鸽舞...
130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在新疆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内流传着《鸡舞》,表明维吾尔族先民早就从事农业,而养鸡早就作为农业的副业,才能对千姿百态的鸟群,产生模拟形式的《鸡舞》。
131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这种舞的飘带一般多用丝绸,取其轻飘炫目,神韵潇洒。如克孜尔石窟135窟壁画上有两个伎乐菩萨,她们裸上身,一个作站立姿势,面部和悦,体态轻盈,舒缓自如,双臂正舞一红绸。另一个右腿上提,纵身跃起,作飞燕式,左手下垂挟持红绸,右手高举,挥舞一红绸...
132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常可见到花巾舞的造型,如克孜尔石窟77窟右甬道石壁上的舞伎,全身穿衣,衣着朴实,双手持丝绸两端,神情庄重,舞风古朴、活泼,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的舞伎近于全身赤裸,双手持丝巾,体态窈窕娇美,神情艳丽,应为宫廷舞蹈。这种利用丝绸...
133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又称花绳舞。森木塞姆石窟26窟天宫伎乐图中绘出几身舞花绳的伎乐形象。在龟兹石窟壁画中的花绳舞大都出现在天宫伎乐图、佛说法图、佛涅槃图中,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绳舞所用道具——花绳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比舞蹈者身长稍短,缀有各种花饰的花绳,舞者以食...
134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克孜尔石窟196窟的壁画中绘一女菩萨,头戴锦帽,背有光圈,上身赤裸,下身穿及膝长裤,双臂系一条红绸带,赤足,右手托碗,左手虚拈碗沿,称为碗舞。取材于佛陀未得道前,曾在一棵菩提树下接受一少女一碗乳糜的布施,佛陀才得以悟道,是以碗舞主要颂扬少女...
135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即手托盘为舞。在森木塞姆石窟26窟壁画的30个伎乐形象中,竟有三分之一托花盘而舞,可知花盘舞在龟兹舞蹈中的重要地位。而这种舞蹈大都出现在天宫伎乐图及飞天伎乐图中,由此推断花盘舞与宗教有一定联系。在佛典记载中曾指出,佛徒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