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枝舞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1274
专题名称: 柘枝舞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4/001
起始页: 0158.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隋、唐时代流行于中亚一带的民间舞蹈。柘枝舞的舞容及服饰,据《乐府诗集》载:“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莲花中藏,花拆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乐书》则说:“柘枝舞童衣五色绣罗宽袍,胡帽银带。案唐杂说,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掘柘枝》,角调有《五天柘枝》。用二童舞,衣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始为二莲花,童藏其中,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之雅妙者也。然与今制不同,岂亦因时损益耶?唐明皇时那胡柘枝,众人莫及也。” 柘枝舞舞人衣窄袖五色绣罗宽袍,衣帽施金铃,垂长带,著红棉靴。唐诗中有形象地描绘。 白居易《柘枝词》:“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柘枝妓》诗中又说:“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细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张枯《观杨瑗柘枝传》:“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开始时舞女穿紫红色罗衫,蹬乌亮高软靴,饰金铃的花帽,隐于舞台中心莲花内,随着三声急促鼓点,莲花苞开,一人或二人出舞。 柘枝舞虽产生于中亚,但传入龟兹后,同时成为龟兹的流行舞蹈。原是一种独舞,传入中原后,就发展为双人舞,被称为双柘枝舞,如唐诗有张祜《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诗。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