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38条
人物
29条
机构
29条
事件
160条
地名
8条
作品
12条

检索条件

共 238 条 16 / 16
22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为庭州北至漠北回鹘牙帐的大路,经此可转赴长安
22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在今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300米处,白杨河西岸的黄土丘地上,以便道为界分成东西两部。构筑形式由下部的土墩基座和上部土坯建筑组成。路东部分保存较好,基座为长方形,南北长17.3米,东西宽12米,高3米。上部有后二室的佛寺,以甬道相连,四周设回...
22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在今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约5.5公里处,建于白杨河东侧台地上南北排列的四座红色土山丘上,都属土坯结构。其中三座主体结构已不存在,一座保存较好,残墙高3.7米,厚约1米,穹隆顶,高3.5米,为一小型的禅室。内墙壁画已不可辨。也可确定为唐代佛教...
22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在今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约 1. 3公里处白杨河东岸的平地上,土坯垒砌,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东西宽 9.5米、南北长 13米、高近3米的土墩基座,上部是两间南北相连的房屋,墙残高约4米,南间北墙中部有佛龛。建筑形式基本与库木吐鲁佛寺相同...
23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库木吐鲁佛寺:在今哈密市五堡乡四保村北2公里处,建于白杨河西岸的戈壁滩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夯筑成土墩基座,基座之上为主体建筑。在南北长7.4米、东西宽6.3米、高2.1米的基座上,有南北长3.8米、东西宽3.6米、残高3.9米、上小下...
23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在今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45公里白杨河西岸的台地上,乃一座唐代佛教禅房遗址。土坯构筑,平地起建,为正方形,边长2.9米,高2.2米,墙厚 0.55米。穹顶,内壁以草泥抹墙,白灰粉底,绘满小千佛像。壁画以线描为主,具有高昌回鹘时期的佛教艺术特...
232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又称千佛洞,指开凿于山崖上的佛教洞窟,乃建筑、雕塑、绘画有机组合的统一体,且常与佛塔、地面佛寺相互呼应而存在。起源于佛教与希腊化艺术的结合,引起佛教教义由反对偶像崇拜到通过雕塑艺术弘法的历史转变。石窟寺始凿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的印度(前...
233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即今吐峪沟千佛洞,位于鄯善县西南40公里的吐峪沟东西两面山崖上,西距高昌古城仅10公里,“吐峪沟”,维吾尔语,意为“行不通的沟”,形如丁字,古称丁谷,即《西州图经》中的丁谷寺,唐属西州柳中县界,是吐鲁番地区开凿最早的千佛洞,其开凿时间远自高...
23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即雅尔湖石窟寺:位于吐鲁番市西12公里的交河西岸半腰崖壁上,南距车师前国王城一一交河古城仅1公里,今多残破。共有7窟,开凿时间从高昌郡一直延续到回鹘高昌时代,其中1窟为毗诃罗窟,余6窟为支提窟。现存窟内有两个洞窟保存比较完整。其中5号窟曾发...
235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位于吐鲁番市东约40公里的木头沟出火焰山出口的山腰上,兰新公路东侧丘陵地带。残存10个洞窟及10个寺址,始凿于高昌国,盛于唐西州时期,延续至回鹘高昌。壁画经过了多次重绘。分为四区,两处在山腰,土坯砌成。洞窟内绘有壁画,顶部壁画以卷云纹配成莲...
23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即今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石窟寺,建于火焰山腰山上,始建于麴氏高昌时期,入唐后成为西州的主寺,现有编号洞窟83个,其中残存壁画的洞窟40余个,壁画面积约1200平方米。洞窟的形制有二,一种是依崖开凿的石...
23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在今哈密以西的三堡白杨沟上游,维吾尔人称“台藏”。佛洞在白杨沟两岸的土崖边,共有11窟。一般洞高3米、长宽5米,中间有一土柱支撑洞顶,直径1米。有的一洞一窟,有的两洞或三洞相连,内壁均抹以草泥。因年久烟熏,所绘彩色佛像仅依稀可见,绝大部分壁...
23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建筑
在今哈密东北40公里的东天山主峰喀尔里克山麓庙尔沟西北,佛寺建于沟谷红石山崖上,为下方上圆的拱式建筑。寺的下部为土山挖成,上部为土坯垒砌,从东至西开凿佛洞7窟,现仅存5窟。窟内草泥抹壁,白灰粉底,上绘壁画。前部和顶部均已毁坏,只剩靠山部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