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95条
人物
48条
机构
59条
地名
14条
专题
40条
作品
34条

检索条件

共 195 条 13 / 13
181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笙,在龟兹从汉晋直至唐宋开凿的石窟中都有描绘。库木吐拉石窟23、63、68窟中均有图示。随着西汉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笙也传入了龟兹,成为龟兹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中原的笙传入龟兹后,龟兹人民又进行了改造,所以《乐书》中指出:“圣朝大乐,...
182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羯鼓,是龟兹乐中代表乐器之一。在库木吐拉石窟68窟壁画中有描绘,汉文典籍中对羯鼓有不少记载。杜佑《通典》卷144载:“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南卓《羯鼓录》称:“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音其主...
183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大鼓,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等从我国库车带往日本的舍利盒乐舞图上的龟兹乐队中绘有大鼓。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记载大鼓的是《新唐书·礼乐志》:“凡所谓俗乐者二十八调。..革有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日本《秋苑日涉》也有记载:“乐器有笛...
184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答腊鼓,在克孜尔石窟17、38窟,库木吐拉石窟68窟壁画中都有描绘。据碳十四测定,17窟为汉、晋时期石窟,可知答腊鼓为龟兹固有乐器。有人指称为印度系乐器,并不妥切。因为答腊鼓在龟兹语中称tǎp-lap,传入中原后,被译为“答腊”二字,在印度...
185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手鼓,在克孜尔石窟38窟的“天宫伎乐图”上已绘有手鼓,而38窟为公元4世纪初开凿,可知手鼓至少于公元4世纪已流行于龟兹,可是在《隋书》、《唐书》的《音乐志》中却未列手鼓,而在龟兹壁画中不仅克孜尔石窟中有,森木塞姆石窟7窟菱格本生故事画中也有...
18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腰鼓,克孜尔石窟135、224窟,库木吐拉石窟13、68窟壁画中均有图形描绘;而克孜尔石窟224窟系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开凿,135窟系唐宋时期开凿,可见自南北朝至唐宋间腰鼓一直是龟兹乐的常用乐器。
187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鼗鼓,是中原十分古老的乐器,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未发现鼗鼓的图形,惟在日本人从高昌剥走的石窟壁画中有描绘一个鼗鼓的形制:正面有一人左手拿着鼗鼓柄,右手击鸡娄鼓。而在中原的龟兹乐中却列有此乐器,因此可断定鼗鼓也是定在龟兹境内流行。并且成为西域突厥...
188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铜钹,在克孜尔石窟38窟“天宫伎乐图”上绘有一具铜钹,属打击乐器,佛教僧人法会时所用。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说:“铜钹..以铸成二枚,形如小瓶盖。”图中形状与此说相符。此中乐器经中外学者考证指出,源出于西亚,随亚历山大东征传至印度,约于汉朝又...
189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铜角,德国勒柯克和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各从我国龟兹地区带走的舍利盒乐舞图上都绘有铜角形象。《旧唐书·音乐志》载:“西戎有吹金者,铜角是也。长二尺,形如牛角。”乐舞图中铜角与此记载相似。铜角是西域很古老的乐器,《晋书》称:“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
190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唢呐,在汉、唐时期典籍的龟兹乐中均未列唢呐乐器,可是克孜尔石窟38窟中“天宫伎乐图”上却有唢呐,足见唢呐于公元3~4世纪已流行于龟兹,并且与现在维吾尔人使用的唢呐形式相同。可是我国汉文记载唢呐却迟至明代《三才图会》中才载:“琐奈,其制如喇叭...
191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器物
拍板,在库木吐拉石窟68窟壁画上有描绘,同时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壁画中也有描绘。这种来自中原的汉族乐器传入西域后,曾普遍流行在天山南路各地。库木吐拉石壁曾有好几个汉人开凿的石窟。拍板是受汉族音乐影响的产物。《乐书》卷123称:“拍板长阔如手,...
192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五方狮子》剧,又称《太平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五方狮子有一丈高,身上各披不同颜色的画皮,耍狮子的称狮子郎,戴红抹额,穿彩画衣,有十二个人。这种太平乐舞属龟兹部,即来自龟兹乐舞。
193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苏莫遮》,又译作《苏摩遮》、《苏幕遮》、《婆摩遮》、《婆罗遮》等。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
194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合生》,即双人合演之意,系一种双人歌舞,常是一生一旦,并有念白,是一种歌舞戏。
195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钵头》又译称《拨头》、《拔头》。《钵头》剧为一种舞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载:“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而作啼,盖遭丧之状也。”《通典》卷146也说,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