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头》剧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1930
作品名称: 《钵头》剧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4/001
起始页: 0175.pdf
分类: 艺术
分类号: J825
主题词: 地方戏-戏剧艺术-中国

作品简介

《钵头》又译称《拨头》、《拔头》。《钵头》剧为一种舞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载:“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而作啼,盖遭丧之状也。”《通典》卷146也说,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也”。在克孜尔石窟163窟中还存有这种舞蹈形象,舞者素服披发,满面悲切,舞曲亦是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此舞剧不仅传入中原,并且还东传日本,现存于日本的钵头剧,舞者衣胡服,戴面具,披发,手持短桴。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