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95条
人物
48条
机构
59条
地名
14条
专题
40条
作品
34条

检索条件

共 195 条 10 / 13
13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艺术
以羯鼓为首的各类鼓是龟兹乐中的主要乐器,鼓手除参与伴奏外,还创造了各种鼓舞。如克孜尔石窟224、135窟壁画及其他壁画中有带着不同的鼓表演的多种鼓舞,演员所穿服饰也不相同,在龟兹民间颇为盛行。
137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新唐书·西域传·龟兹国》皆载,龟兹古国居民流行一种“押头欲其匾虎”的习俗,即:龟兹人生子后,便给新生儿作一种整治颅形的“手术”。即将孩子平放于床,用木板之类的硬质板状物长时间地挤压脑壳,使其颅骨逐渐变形,呈扁状。后...
138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据《晋书》、《隋书》、《新唐书》关于“龟兹国”的史料记载,龟兹古国居民皆有剪发垂项、断发齐颈的习俗。据考古资料,在汉风未至西域以前,西域地区,尤其是东疆一带的居民并不剪发,而是留发,他们或同羌族,披发于肩后,或同氐族,挽发于脑后、头顶,这从...
139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与龟兹古国居民相反,龟兹古国的国王按例是不允许剪发的:“其王头系彩带,垂之于后,坐金狮子床。”“男女皆剪发,垂于颈齐,唯王不剪发。”“俗断发齐项,唯君不剪发。”剪发与否是龟兹国王与诸大臣、贵族、百姓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国王为何不剪发?估计与...
140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龟兹居民,尤其是王族,有崇拜狮子的习俗,这已为汉文典籍所证实。例如,《北史》、《魏书》、《隋书》、《旧唐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均载,其王坐“金狮子床”。更有甚者,以龟兹古国居民为基础的、在龟兹古国废墟基础上兴建起来的“龟兹回鹘国”...
141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新唐书·西域传》载,每逢年初,龟兹国便要举行牲畜相斗的活动,以观本年的农业、畜牧业生产情况,参与相斗的牲畜有羊、马、骡、骆驼,故曰:“岁朔,斗羊马骡驼七日,观胜负以卜盈耗云。”《酉阳杂俎》所载稍异:“龟兹国,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
142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汉唐时期,龟兹古国居民的主食是麦、米、黍、粟、菽,这与中原的主食内容基本相同。但是,龟兹与中原在比例和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在中原,居民的主食依次是粟、菽,其次是稻、麦、黍,而在龟兹,居民的主食依次是麦、稻、粟、菽、黍。龟兹古国的麦分为小麦、...
143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龟兹居民一般将麦子磨成面,和面烤馕,包饺子,煎死面饼子等。当时的龟兹人尚不知酵面技术,故蒸馍、蒸包子之类的食物还是没有的。米、粟主要用来蒸干饭和煮稀饭。
144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汉唐时期龟兹居民的副食主要是蔬菜、肉类、奶酪品。蔬菜,主要有黄瓜、胡萝卜、青萝卜、皮芽子、大蒜、大葱、韭菜、苜蓿嫩梢、西红柿等;肉食,主要是羊、牛肉,另有鸭、鹅、兔、雉、鸽等。据《文献通考》载,汉唐间,龟兹境内山谷间有许多孔雀,居民猎而食之...
145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又叫三元之日,即岁元、时元、月元,也即新年的第一天。由于中原和龟兹使用相同的历法,正月的朔日子夜恰值年之初、月之初、日之初,故又称“岁朔”、“元朔”。
14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正值春分时节,象征春日来临,农耕开始,居民庆祝。
147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正值清明、谷雨时节,是为播种季节。居民庆祝。
148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相传为释迦牟尼生日,故又称“浴佛节”。
149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中原为端午节,龟兹居民相信佛教,认为是弥勒下生之日。
150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类型: 民俗
中原为“乞巧节”,龟兹居民定为祭祠祖先的日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