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2条
人物
54条
机构
2条
事件
30条
作品
26条

检索条件

共 112 条 7 / 8
91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五、关帝庙:在南门外右边,背倚城墙,建筑格局堂皇富丽,正中是忠义仁勇关圣帝君坐像,头戴平顶冕旒,红脸美髯,正襟危坐,俨然一位英勇仁厚的帝王相,左右两龛,一个白脸关平,一个黑脸周仓,上悬“乃圣乃神”和“至大至刚”横额。阶前石刻龙墀下砌有稍高的...
92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魏作云(1889-1943),又名勇公,字庆霖,号雨峰,今柘荣城郊乡兰前村人。其父魏鹏章清例贡蓝翎五品衔,候选光禄寺署正,任福宁府公学堂长、商务分会总理。作云自幼好学,不愿经商,立志教育救国,考入全闽师范学堂深有感慨“国欲强,必先去其愚。欲...
93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天主教在福安的正式传播始于明末。闽东濒海和长溪沿岸的一些村镇是最早的传播点,也是重要的传教区。清康熙年间,西班牙多明我会在福安的穆阳、溪潭先后建立宗座代牧区(一般也称教区)的主教堂,福安成为福建省的天主教中心。 天主教传入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94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19世纪60年代英籍安立甘会(圣公会)传教士开始将基督教(新教)传入闽东(这里的“闽东”特指当时的“福宁五县”即霞浦、福安、宁德、寿宁、福鼎五个县)。和天主教一样,闽东的基督教也是从海路传入,由于天主教早已在福安县“捷足先登”,并且“先入为...
95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道路
城内有中山街、中华街,城外有西门街。 中山街。又称衙前街(今南街北段),始自县政府门口至与中华街、南门里交会处,长220米,宽约5米,沿面用片石与河卵石铺砌。 中华街。始自中山街南端,沿三角池到西门,全长380米,路宽1.8~2.4米,路面...
96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道路
马栏巷(今东风路)。起自县府门口西出,经陈厝底北侧分两支:西经岭仔头(今二轻局)到西门市场坪;北通狮城镇第一小学(今实验小学)转西接洋中路通西门、北通小北门。 洋中路。起自西门边,北经洋中厝、五厝底、陈氏宗祠北侧接马栏巷通小北门。 北门路。...
97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道路
通宁德、福安古道,出南门经坊下洋亭(仙溪亭),过织女桥至七步黄土坪分达宁德、福安。 通政和、寿宁古道,出西门经下马亭、凤凰桥头端龙观,玉石马潭分支:过石马桥经浦源大桥头,越麻岭、泗桥通政和,过萌源通寿宁斜滩。 通屏南古道,出南门,过南门石桥...
98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民国时期城区桥在城外。 南门石桥。位于南门外,清嘉庆间建,全桥为石台、石柱、石梁结构,全长35.7米,共10孔,跨3.4~3.8米,宽1.8米。 罗隐桥。位于仙溪村,清初利建织女石料,架设低水位单石梁桥,桥长25米,孔跨为6、6、7米,一、...
99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中山堂(今县府大楼)。为民国县政府办公楼。土木结构,下层为大礼堂,上为办公室及职工宿舍。
100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周氏宗祠(今县人武部)。位于东门内。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或土木结构。为三进五开间,解放前为周宁县国民党党部和县参议会办公楼。
101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陈岳六祠。位于马栏巷南侧。
102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王氏宗祠。位于中华街南侧城外(今中园路二排)。
103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陈杏园祠。位于洋中路南侧,民国九年(1920)建,现存。
104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通天圣母(今机关礼堂)。位于中山堂东侧,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土木结构,为县保安队一部驻所。
105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建筑
城隍庙(今第一中学校舍)。位于东门城内,清康熙间(1662~1722)建,土木结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