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 相关
共 76 条 4 / 6
46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白柳,又称簸箕柳,原名杞柳,因柳条去皮后色白而称之为“白柳”。长期以来,白柳编织的传统产品有簸箕、箢子、圆筐、粮篓、提篮等,既供当地使用,也远销鲁南、苏北一带。那时,农民编柳货仅是为挣钱养家糊口。新中国建立后,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村集体组织...
47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最近接到故乡郯城县政协文史科的来函,约我撰写先祖方远照先生的生平史料。作为烈士子孙,所知甚少,深感愧对先祖泉下英灵。这里所提到的几点零星材料,都是凭我儿时听长辈间谈话的记忆,历史已无从查考。然而这些东鳞西爪也许对今后研究历史者有所参考。在郯...
48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京剧,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春四相继进京演出,嘉庆至道光年间在北京同汉调等剧种合流,逐渐演变为京剧。何时传入郯城,无史书记载,据民间老艺人的回忆,约在清末民初年间。民国初年,京剧的演出活动,在郯城颇为活...
4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联,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为广泛发动群众,团结抗日、坚持与巩固鲁南游击根据地,以临沂县老七区为主,郯城、费县及峄县的边缘地区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边联县,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四县边...
5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八年春,正当抗日烽火在各地熊熊燃烧的时候,田玉峰以一个乡师学生的身份,参加了 “救亡图存”的战斗,在四十军当了一名二等兵。 临沂失守以后,田玉峰随该军转战于江苏、河南、山西、河北等省,从二等兵、排长、连长、副营长直到军特务营营长。一九...
5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临沂红枪会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夏,正是张宗昌督鲁之际。其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众共五百余人;一是侯六合在抱犊崮山区孙美瑶集团所率旧部共收拢二百余人。是年八、九月间即发展为一千七百多人,多是临、郯、...
5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诸葛亮一生的主要活动地区在荆、益二州,亦即今之湖北与四川,临沂入他于五贤祠,似乎有借名人以光地望之嫌。但是,诸葛氏自西汉末年即为临沂的望族,诸葛亮死后,其族孙仍有一支在临沂著籍,直至西晋永嘉时,方随司马睿南渡,全族与临沂发生关系者三百余年,...
5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45年“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三日举行了受降仪式。在此之前的三个月,何思源从皖北阜阳化装入鲁。他只带少数随行人员,通过当时驻在河南归德、商丘一带的汪伪第四方面军防区,并由该方面军司令张岚峰派人护送到济南。在济南又由伪省教育厅...
54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传颂着武善同烈士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为保护全村群众的安全,毅然将一个日本鬼子推下悬崖,又抓住一个鬼子跳下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事迹。武善同出生在沂水县诸葛乡红石崖村一个佃农家庭里。全家十口人,只有三亩半瘠薄山地,长年累月为地主家扛活,...
5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沂水县公安局短枪班是1941年下半年建立的。当时,日寇正在进行野蛮的大扫荡,敌伪顽反动势力一齐侵袭、蚕食我沂水县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为了坚持抗战,打击敌伪顽中的罪大恶极者,沂水县公安局决定在政卫队内设立短枪班,专门执行打...
56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大众日报》是1939年元旦,在沂水西北乡王庄创刊的,1938年,在党的领导下,沂水县境内曾出版过《民声报》和《青年报》。这两个报纸和《大众日报》有着历史的血缘关系。
57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刘惠民,名诚恩(1900—1977),沂水县胡家庄人。刘氏八岁就学于近村西泉庄“黄山公校”,十六岁因病辍学。刘氏少年即立志学医,以济世活人。适有同邑廩生李歩螯氏在邻村开业行医,刘便就舍求教,听讲、辨药,涉猎医籍,甚得医旨之奥。几年后用于临证...
58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沂蒙山区一带兴起了大刀会组织。三十年代初,沂水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黄石山大惨案。制造这起惨案的是当时的国民党陆军八十一师(展书堂师)二百四十三旅(运其昌旅)。大刀会的渊源是白莲教。大刀会里的五旗会、金钟罩、铁布衫等,都是按照白莲教中的乾坎艮震...
59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盘踞沂水城。三月八日(农历二月初七)日军以两个排的兵力袭击了城西南十五华里的上、下峪子两村,残杀百姓一百二十多人,炸毁民房二十余间,炸,死牛、驴、猪等家畜三十余头,造成了抗战初期震惊全县的上、下峪子大惨案。
60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王立庆,又名王树堂,化名张享万。蒙阴县桃墟乡王家麻峪村人。生于一九O八年。长脸,尖下颏,细高条。童年失去父母,同两个妹妹由祖母抚养。因其祖母年老体弱,对小孩无力管教,缺乏束缚力,使王立庆从小养成任性好强,野蛮横行的恶习。由赌棍到土匪,最后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