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郯城的流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727
颗粒名称: 京剧在郯城的流传
分类号: J821
页数: 14
页码: 206-219
摘要: 京剧,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春四相继进京演出,嘉庆至道光年间在北京同汉调等剧种合流,逐渐演变为京剧。何时传入郯城,无史书记载,据民间老艺人的回忆,约在清末民初年间。民国初年,京剧的演出活动,在郯城颇为活跃。当时郯城能组织唱戏的有“全”、“多”、“兴”、“贵”四个科班组织。另外,还有临时组成的“共和班”。郯城京剧团的成立,是以孔贵元为领班的“共和班”为基础,组织建立起来的。
关键词: 京剧 戏剧

内容

京剧,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春四相继进京演出,嘉庆至道光年间在北京同汉调等剧种合流,逐渐演变为京剧。何时传入郯城,无史书记载,据民间老艺人的回忆,约在清末民初年间。民国初年,京剧的演出活动,在郯城颇为活跃。当时郯城能组织唱戏的有“全”、“多”、“兴”、“贵”四个科班组织。另外,还有临时组成的“共和班”。
  “全”字科班成立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班主是郯城城里财主颜锡林(外号颜半城),因此又叫“颜家班”。学员共70多人,大多数是十三四岁的儿童,分别学演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并且都配有双角,由于演员多、行头好,规模较大,在郯城有一定的影响。这个班是“资方班”。学员吃穿都有班主供给,演出收入也尽归班主。教师是从北京聘请来的名师,有沈桂喜、董德林、王平等,培养出一批较知名的演员。如:饰演黑红头的窦全安、问全玉,饰演青衣花衫的徐全秀等,由于他们的技艺精湛,做工细腻,在郯城、马头等地享有较高的声誉,颇得社会好评。
  “多”字班原出于曹庄(今划归临妹县),约成立于民国六七年间,是与“全”、“兴” 同时的科班,规模不大,活动于曹庄周围一带。
  “兴”字科班约成立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班主是郯城县新村绅士禚方卓,此人有100多亩地,酷爱京剧艺术,不惜重金筹办,所以也称“禚家班”。禚家共科“兴”、“贵”两班。首先培训“兴”字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较好地完成了科班任务。
  “贵”字班是禚方卓举办的第二期京剧科班,成立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六月初八日,共收学员36名,其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18岁,共有3名女学员(一名孙贵香,另两名小梨和小喜)。所招收的学员都是穷人的孩子,多不识字,但都很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学戏都是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学习58天,即能登台演出。第一场戏即演出了《打金枝》、《定军山》、《农生乐》、《百寿图》等。很受观众欢迎。“贵”字班的老师是班主聘请的,大多是上辈“兴”字科班出身的艺人,有孔兴友、张兴山、吕兴堂、王兴凤等。后又聘请李照玉、李春芳、孙立成等。教师的月工资30—40元大洋。学生3年出科,出科后按厘分红,最多八厘,最少五厘,一般演员,除吃穿外,每月能余十几元大洋。
  禚方卓在举办第二期“贵”字科班时,已穷困潦倒,于是便宴请了新村的富户,请他们捐助集资帮办,才得以维持。民国十九年(1930年),禚方卓病故,其子禚树同继任领班一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贵”字班出科,箱底变卖,禚家即不再领班。后有孔兴友领班半年散伙。演员们即到各“共和班”继续他们的京剧艺术生涯,发挥他们的才华,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当时的所谓剧场,一般都是广场,临时筑个土台,不能卖票演出,只能包场。每包一次戏,最少是连续三场,有的五场、十场不等。每场包金最少50元,最多到170元大洋,收入相当可观。可惜演出不经常,风雨阻隔,农忙季节,几乎无人包场。包戏一般都是喜庆、堂会、庙会或干旱祈雨等。包戏大都是集资捐款包场为主,偶尔也有官宦、绅士、大户自己出钱包场的。“贵”字班在当时是各科班中最活跃、其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一个京剧科班,培养出了在当地较有名气的演员,如饰演老生兼红头的'孟贵才,解放后是沂水县京剧团的业务团长,后任该团教师;饰演武老生的王贵喜、李贵香是临沂地区京剧团的主要演员;唱毛头花脸的韩贵全曾是苍山京剧团的演员;周贵林、陈贵龙是郯城京剧团的团长和骨干;王贵英、陈贵龙早在1945年就是山东实验京剧团的演员,为解放战争,宣传教育人民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活跃群众文艺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山东京剧团演员徐泽民,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是郯城“全”字科班出身的徐全秀的后人,徐泽民原名徐贞信,郯城县二刘庄人,幼年受其父的熏陶,爱好京剧艺术,9岁即跟名师张喜芬学艺,30岁时是饰演文武老生、黑红二净、猴戏等角色的著名演员。50年代在山东京剧界蜚声一时,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其弟徐贞朋,其妹徐泽英都是京剧园地的梨园子弟,堪称“戏剧之家”。
  另有江苏马家举办的“富”字科班,竹墩钱兴照举办的“聚”字科班,庙头的“全”字科班和新沂县龙池村张广祥举办的“连”字科班,这些虽不属郯境,但都与之毗连,对郯城京剧界有一定的影响。并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不时同台演出,配合默契,来往甚密,有的是一个教师所培养,称为“连边师兄弟”。有的演员,解放后成为郯城京剧团的主要骨干,如龙池村“连”字科班出身的郑连寿,是郯城京剧团的业务团长兼导演,曾被选为县人民代表;魏连禄是剧团的主要演员,他们对郯城京剧艺术的发展繁荣做岀了贡献。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京剧的鼎盛时期,除几家班主所组织的资方班外,还有许多“共和班”。“共和班”是由科班出身的演员、艺人后裔、非职业性的京剧艺术爱好者所组成。当时的郯城、马头、李家庄、高峰头、盐店、新村、涝沟、重坊、永安、涌泉、褚墩和沙墩等地,都有戏箱行头,随时可组织演出。那时,从事京剧演出活动的约有上千人,真是京剧艺术之花,开遍郯城大地,特别在郯城马头一带的中老年人,都会哼几段京剧,可见京剧在当时,是群众喜闻乐见,很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艺术表演团体,不论是资方班或是共和班,同样有严格的章程和纪律,如十大班规:“不准误场冒场、失裙忘髭、错表年代、酗酒上台、临场推诿、打架斗殴、夜不归宿、偷盗诈骗、乱搞女人、造谣诽谤”这些规定,如有违犯,轻则罚款买肉,重则通过十行(一鼓、二笛、三末、四生、五净、六青衣、七花衫、八付、九贴、十伶)全体大会,在祖师爷唐明皇画像前上公堂,重打40大板,或开除不用,保证了艺术团体的安定团结和演出的顺利进行。
  郯城京剧团的成立,是以孔贵元为领班的“共和班”为基础,组织建立起来的。1948年8月,孔组织了郯城和江苏邻县各科班出身的演员及爱好京剧的“票友”,组成了一个戏班,在郯马一带进行演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文艺界加强了领导,将孔贵元组织的戏班进行了整编,命名为“大众剧团”。初时,剧团设在马头镇,租赁民主街梁家的一个空院作为剧场(戏箱是租赁滕县冯光成的,租金每天两元),售票演出,票价5—7分,每场平均收入50多元。收入除各种开支后,按演职员所定分数分配。分数的评定,是根据演职员的能力大小、艺术水平高低和对剧团的贡献而定,最多5分,最少1分5,根据收入的多少,死分活计,自劳自食,自负盈亏。这种分配方式,一直延用到1959年,剧团改为国营为止。1951年1月,“大众剧团”更名为“郯城京剧团”。同年秋季,在马头和平街盖了一座能容纳六七百人的简易剧院。资金是用散“红票”(带有捐助性质)收入,私人棉布联营组、杂货联营组等赞助,和镇政府没收地主的斗争果实援助建起来的。是年8月,特邀省京剧团著名演员徐泽民,来郯演出了《千里走单骑》、《武松与潘金莲》、《苏武牧羊》、《未央宫》等剧目,轰动了郯、马一带,票价猛增到3角钱一张,而且场场客满。为了增加收入,扩大剧团影响,还到外地聘名角来团演出。被聘的名角有王瑶华、王佩珠、刁吉良、陈丽云等。这对扩大剧团的影响,增加演员的收入,互相交流经验,提高演出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1954年2月,剧团由马头镇迁到县府驻地一一郯城,剧场设在今保险公司院内西侧,并建起了一个露天舞台,进行演出。1956年6月,在当时的城关供销采购站(现在的百货大楼处),建造了一座能容纳千人的简易剧院,一般大场面的剧目都能演出。池座设有固定木凳,观众对号入座。不论场地设施和舞台道具,均大大前进了一步。
  为加强京剧团的领导,1957年8月任命国家干部沈春晏为京剧团行政团长,郑连寿为业务团长。1959年年底,京剧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名称为“地方国营郯城京剧团”,演职员共58人,实行定级分配的固定工资制,最高的月工资110元,最低的青年演员24元。960年,剧团将剧场转让给电影队作为电影放映院。剧团改在新建的县委礼堂内演出。同年年底,临沂地区各县剧团整编,郯城京剧团,从沂南、苍山、临沂等县撤销的京剧团内,吸收了部分演员,加以充实,这时,柱演员阵容上,灯光道具和演出水平上,在临沂地区堪称较好的县。
  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体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剧团上山下乡,四辆平车,自拉自拽,走遍了全县各个村镇,进行演出。自1963年开始,两年内.全县各管理区演遍两次。为与邻县各兄弟剧团进行艺术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到苏北的新沂、邳县、淮阴、宿迁、泗阳、泗洪、新浦、东海和山东的日照、莒县、莒南等地演岀,得到了当地观众的好评。由于全体演职员的艰苦努力,仅1963至1966年,3年时间内,收入除全部开支外,净余人民币3万多元。先后购置了灯光布景、戏箱等道具,大大提高了演出水平。
  郯城京剧团上演的剧目,开始时都是青一色的传统剧目。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逐步开始演新、创新、唱新。1958年自编现代剧目:《人民公社锁蛟龙》、《寒夜曲》、《采莲湖》、《排山倒海》等;改编移植和挖掘整理传统剧目:《闹书房》、《醉打山门》、《巧断家私》等。其中自编现代剧《排山倒海》和整理传统剧目:《巧断家私》,改编移植剧目《闹书房》等,在临沂地区1958年11月京剧会演中,均获演出奖,自编现代剧目《采莲湖》获创作奖,整理挖掘剧目《醉打山门》获挖掘奖。除此之外,还演出了一些有阶级教育意义的新剧目《九件衣》、《白毛女》、《河伯娶妇》、《杨立贝》、《节镇国》等30多出。1963年以后,演出新编时装京剧《桥龙飚》、《审椅子》、《箭杆河边》、《丰收之后》、《焦裕禄》、《送肥记》、《风雷渡》等50多出。
  1966年至1976年,文革十年间,江青等人对文艺施行禁锢,全国除统一规定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八个样板戏外,其他剧目,全部禁演。打倒“四人帮”后,所有传统剧目全部解放,演出了《杨家将》、《呼家将》、《余赛花》、《红梅阁》、《百花公主》、《樊梨花》、《红娘》、《瓦岗寨》及《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中的传统剧目等240多出。
  1966年“文革”开始,停止演岀。1978年11月,恢复京剧团,使这一古老的传统剧种,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注:
  作者曾在郯城县图书馆工作,现离休。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本刊收录山东省郯城县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民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本辑共设有人物春秋、战斗历程、文化史迹、史河拾遗、艺苑花卉和读者来信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郑世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沈桂喜
相关人物
董德林
相关人物
王平
相关人物
颜锡林
相关人物
禚方卓
相关人物
李照玉
相关人物
李春芳
相关人物
孙立成
相关人物
孔兴友
相关人物
张兴山
相关人物
吕兴堂
相关人物
周贵林
相关人物
陈贵龙
相关人物
郯城县
相关地名
马头镇
相关地名
新沂县龙池村
相关地名
李家庄乡
相关地名
高峰头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