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鼓楼” 相关
共 25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记述了中华民国时期发生在酒泉的各种大事件。
2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为本书的第一篇行政建置,共包括4章:位置境域、建置沿革、行政区划等。
3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酒泉市的乡镇简况。
4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酒泉市城市的简况。
5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民族、风俗、宗教、姓氏。
6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酒泉在东汉末年至清道光年间先后传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7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正文
基督教,公元一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也称耶稣教,19世纪初年传入我国,称基督新教。
8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通过抢救与征集进行对文物保护。
9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对鼓楼进行保护复原,制作“气壮雄关”木匾,重新刻制鼓楼四面的门额,恢复鼓楼洞顶的八卦图案,砌补了基座上风蚀的墙砖。
1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城中心的鼓楼,是历史上的酒泉先民留给我们的一座建筑艺术珍品。它的形体高大挺拔,结构简朴俊秀。历史悠久而富有情趣,位置适中,宜于游人鉴赏。在祖国西陲边疆,有此一座重搂突兀在塞上,这应该是我们祖先的光辉,是酒泉人民的骄傲。
1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城,从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65年)扩筑以后,便是一座边塞大城。周围八里四分,城内古建重叠,楼宇相望,街道整齐,巷衢井然,曾有“河西雄镇”之称。若考其街巷名称,却也各有来历。
1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的鼓楼最早创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即“五胡十六国"中的前凉永乐年间(公元346—353年),距今已有1640多年,是当时福禄县(即酒泉)城的东门,后称“谯楼"°明洪武二十八年扩筑东城后,其门位于城中央,始改名“鼓楼” ₀
1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西汉建郡立县时就有了城,时称禄福县城,那时的城据传被地震震毁。后来在东晋前凉永乐年间(公元346-353年),酒泉郡太守谢艾又主持重修。原来除民国时开的西门无城门楼外,其他南、北、东大城门和东稍门上均有城门楼和“瓮城"(大城门外又偏开的一门...
1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简述了酒泉鼓楼的历史及重修过程。
1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为酒泉鼓楼维修竣工后,所写的赞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