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29条
析出资源
1037条
图表
362条
事件
200条
地名
10条
专题
100条
作品
116条
实物
4条

检索条件

与 “鲤城区” 相关
共 1829 条 5 / 122
6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60年代,计生工作重点是提倡节制生育,通过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知识转变群众生育观念。1979年开展计生宣传周活动,1980年和1982年分别开展大规模宣传月活动。1991年开始进入以宣传教育、避孕和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新阶段。
6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从6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重点是通过宣传和普及避孕节育知识转变群众生育观念。70年代开始有选择地放置节育环避孕,并进行计生试点工作。80年代全面推行干部、职工和城市居民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并加强基层计生业务力...
6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城乡建设的情况。其中包括城市沿革、市政工程、房屋建设、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乡镇场建设等。
6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城市沿革的情况。其中包括古城变迁、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等。
6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城自唐初开始筑城,历经多次拓筑和修葺,至明洪武初形成葫芦形城池,有衙城、子城、罗城三重。民国时期为发展交通,开始拆城辟路,历10余年全部拆除。
6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泉州开始拆城建路,先后改造了亭前街、旧南街等道路。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城区建设和改造,修筑新路、翻修旧路。60年代中山路和新门街、涂门街改铺混凝土路面;1970年修建新华路;1973年改铺石砖路面;1981年东西街改铺混...
6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80年代,城市建设部门改造翻建旧城区,同时加速新区建设,扩大城区范围。1983年开始,城区向白水营、金山等郊区发展,在泉秀路两侧和福厦公路城东路段两侧开发新的市区。1988年,城区向东部平原区扩展,形成新市区格局的主体,并建设了仕...
68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市政工程的情况。其中包括道路、桥梁、排水、城区防洪、道路照明灯。
69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在唐代开始筑城,先后在旧城区形成“十”字状街道。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修筑涂门—新门,形成东西两横、南北一竖的道路格局。解放后,加宽翻新旧有的道路,提高道路质量,同时修置新的主次干道。1978年改革开放后,加快城区道路改...
70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至清末,泉州城区内有著名路桥,如洛阳桥等。民国到解放后,随城市建设发展,部分沟桥被埋于路下成为涵洞,部分经过修筑一直延续至今。解放后,除对遗留桥涵进行改造修筑外,新建1座跨江大桥和11座沟桥。至1992年,城区共有6座跨江(溪)...
7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自唐代筑城以来,泉州城区的雨水、污水通过八卦沟、环城壕和破腹沟三条排水干沟注入晋江。明清时期虽有疏浚,但仍有积水。民国时期虽有整治,但旧貌依然。解放后,开始有计划地整治、改造旧城区排水沟,扩建、新建城区各地的排水设施,但未形成系统...
7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历史上因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常发生内涝。解放后,政府规划设计修建晋江下游防洪堤,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已完成,第二期工程按抗御不同标准的洪水进行加固扩建。至1992年大部分工程已完成,尚有部分工程正在施工中。防洪堤建成后,...
7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城区设置路灯照明始于民国6年,覆盖面小,主要设置在城区中心路段。1952年路灯数量较少,1965年路灯数量增加。70年代以后,照明面积逐渐扩展,主街道、次街道均配有白炽灯。1975年开始改装高压汞灯,1984年开始在泉州大桥安...
7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房屋建设的情况。其中包括公房建设、私房建设、统建开发等。
7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城区范围小且发展缓慢,房屋建设错落不整,建筑质量低。解放后,政府和国营企业投资进行公有房屋建设,同时集体经济组织和旅外华侨也参与捐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公房建设。1992年,城区公共房屋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