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霍童镇” 相关
共 18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霍童“二月二”灯会的由来,可追溯到隋朝。据当地史料记载,隋谏议大夫黄鞠为避隋炀帝迫害,迁徙咸村,后与早年定居石桥村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为报答姑丈情谊,就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姑丈诞辰之日举行灯会活动。白天表演高跷,傍晚举行纸扎、铁技、线狮、舞龙...
2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线狮主要通过头索、尾索、腮索拉动操作,使台上的线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堪称一绝。线狮有雄狮、雌狮的“双狮舞”,有母狮、仔狮的“大小狮舞”,还有多只同台的“群狮舞”。
3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纸扎,顾名思义是以纸张、竹、木为主要材料,扎出艺术品。每逢灯会喜庆之际,霍童民间艺人充分施展其技艺,取材民间故事,扎制成““孙悟空借芭蕉扇”、“观音送子”、“姜太公钓鱼”。
4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铁枝,即“飘色”,是一种流动舞台艺术造型。妆扮成各种人物造型的孩童“悬空”站在高而独立的彩架上,彩架固定在推车上,一辆推车为“一板”飘色,一板飘色就像一座流动的小舞台,其艺术风采随着推车的移动而展示给沿途观众。
5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高跷,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表演者以长木缚足行走,高人一截,观众需仰头观看,故也称“高瞧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霍童镇东岭村、八斗村地理位置、辖区、人口、工业、农业发展、村民人均收入等情况。
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东畲族人民坚定信念,积极支援红军游击队。他们为游击队提供食物、住宿和情报,有的甚至直接参加游击战斗。畲族人民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8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宁德县畲族人民在土地革命时期、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活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畲族人民的聚居地区,如霍童镇兴贤乡半岭(小石)、上东岗、八斗,华镜乡巫家山,七都乡漈头片...
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宁德县畲族人民在土地革命时期、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活动。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进行了抗租斗争等革命活动,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阶级。通过抗租斗争,畲族...
10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照片
1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 类型: 照片
1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 类型: 照片
1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照片
1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照片
1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