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邓月楼”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山东,先遣部队迅速进入莒县。当时临沂城虽有国民党庞炳勋部暂时抵抗,但失守已是定局。临(沂)、郯(城)面临沦陷,广大人民即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国难当头的时刻,爱国的人们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深知民族...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郯城的典当业在清雍正年间有9家。清末民初时,郯城城里有“庆丰典”,马头镇有“丰胜永”、“祥聚”共3家。庆丰典于光绪年间开业,资本80万吊(按清制铜钱10吊折合银元1枚)。由于资金雄厚,经营有方,在鄕城享有较高信誉。民国年间承担着全县城居民的...
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马头镇,是一个古老的重镇,周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镇内商业繁荣,文化教育较乡下为普及,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郯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同时也存在着愚昧落后以及各种黑暗现象。它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个缩影。
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山东,先遣部队迅速进入莒县。当时临沂城虽有国民党庞炳勋部暂时抵抗,但失守已是定局。临(沂)、郯(城)面临沦陷,广大人民即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忧国忧己昼夜不安。参加这次会议的约20人,会上商定了...
5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二年底,在临沭县店夬宣布成立回民大队。成立大会由临沭县武装科长戴仁义主持,军分区派人参加。大会公布文益泰任大队长,兰会武(松如之子)为指导员,原马头回民中队部分同志参加到这里来,张宗琪、张宗生同志后来都担任了主要干部。马头回民抗敌中队...
6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邓月楼,名廷鉴,曾用名剑秋,郯城县马头镇人。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过着富裕的生活。一九〇一年,邓月楼二十岁,离开家庭去东海县桃林镇恒公金货店学生意,做店员。一九二五年出任郯城县地方财政管理处处长,一九二八年考取郯城县财政局...
7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七七”事变前邓家中共有十二口人。邓黎伯父邓月楼,名廷鉴,1881年生于马头,后参加革命事业。因邓月楼的身份关系,所带给家庭的灾难,比一般人更深重一些,由于邓月楼的影响,虽历尽艰辛,却毫无怨言,並引为自豪。也正由于邓月楼的影响,邓黎姐妹兄弟...
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妥协退让的政策,使我大好河山惨遭日寇铁蹄之蹂躏。八月四日,日军在侵占平、津后,沿着津浦铁路继续南犯、进逼山东。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放弃黄河天险不守,十万大军准备南逃。...
9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从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至一九四一年春,我党曾在鲁南地区组织并发展了“临、郯青年救国团”。这是一个以爱国青年为主力的抗日群众组织”它在抗日战争初期,对于宣传、发动和组织鲁南各阶层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促进艮主政权的建立、发展抗日武装等方...
10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先父王克倬,字卓人,临沭县旺南庄人。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生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祖父王青立,因非嫡母所生,深受诸兄排抑,不得继承祖上遗产,自幼家贫,兄弟之间视如仇敌,积怨后代。
1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郯城县钱粮局为了筹集资金,成立了“亩捐处”,由马头镇的邓月楼任处长,郯城的吴福配任主任,办事员有陈子恒、吴如江、孟宪生、倪保千、吴兴雨、吴福点、吴福云等。全县农民每亩田征收亩捐1吊,共派出亩捐11万吊(折11000元银元),同时县府通告商民...
12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金融业
为了筹集资金,钱粮局成立了“亩捐处”,由马头镇的邓月楼任处长,郯城的吴福配任主任,办事员有陈子恒、吴如江、孟现生、倪保千、吴兴雨、吴福点、吴福云等。全县农民每亩田征收亩捐一吊,共派出亩捐十一万吊(折银元一万二千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