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1条
析出资源
14条
图表
27条

检索条件

与 “赵建平” 相关
共 41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献靖墓位于武夷山市上梅乡地尾村中峰寺后寂历山,坐东向西,平面“凤”字形,占地50平方米。墓前有河卵石铺砌,墓碑阴刻“显祖朱献靖公墓朱凌拜立”,高1.57米,宽0.56米。据碑文记载,该墓为建阳考亭朱氏十二世孙朱凌等于明嘉靖甲辰(...
2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旧居紫阳楼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原址在“潭溪之畔、屏山之对”,后迁至屏山之下。朱熹在五夫生活了近五十年,直至晚年迁居建阳考亭。朱熹以其父朱松眷恋故土怀念乡关的“紫阳书堂”并刻为印章,以“紫阳书堂”为五夫居室之名,又称“紫...
3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兴贤古街是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一条古街,全长1200米,由七个街坊组成,是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兴贤书院是朱熹讲学授徒、弘讲理学的地方,也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此外,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如朱子社仓、刘氏家祠、五贤井、连氏...
4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价值。刘子羽是宋朝的一位官员,因参与抗金战争而受到嘉奖,后被召回朝廷任徽猷阁待制。他去世后,其嗣子刘珙请求朱熹撰写神道碑铭,以表彰其功绩。该碑铭现存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
5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屏山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是刘子翚于宋建炎四年(1130)所建。朱熹曾在此师从刘子翚读书七年,学成后亦在此讲学。原建筑为前坊后屋共三进,设杏坛、复斋、蒙斋、二琴堂、六经堂、书坊、起居房舍等,门匾“屏山书院”系朱熹手书。现存...
6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屏山之麓的“万石”景,是朱熹恩师刘子翚故居遗址周围的十七景之一。刘子翚曾写过一首名为“万石亭”的诗,描述了这一景的美丽。朱熹为此景手书“万石”二字。据记载,遗址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万石亭”、“水帘洞”、“...
7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夷山水帘讲堂遗址位于武夷山风景区水帘洞,宋代刘甫所建。朱熹少年时,刘子翚常带其到此讲学郊游,朱熹成年后亦在此讲学。武夷山北水帘洞,朱文公与蔡西山诸贤频诣其庐,讲明义理。该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夷山水帘讲堂遗址位于武夷山风景区水帘洞,宋代刘甫所建。朱熹少年时,刘子翚常带其到此讲学郊游,朱熹成年后亦在此讲学。武夷山北水帘洞,朱文公与蔡西山诸贤频诣其庐,讲明义理。该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开善寺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拱辰山下,是五代唐同光初年所建。宋高宗建炎初年,开善寺赐为功德院,改称开善院。刘子翚曾在此修院,并邀请名德主持。朱熹十五岁时在此与住持道谦法师相识,开始出入佛门学禅之路,开善寺的经历对朱熹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10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洲密庵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占亭村凉伞岩(仙洲山)下,建于北宋,是朱熹常携友攀登寻幽探胜之地。朱熹早年曾往密庵拜谒道谦禅师,学佛问禅,以后也常在密庵游赏。2016年1月,仙洲密庵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11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夷精舍是南宋时期有较大影响的书院,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五曲隐屏峰下。朱熹在辞官归乡后筹划营建,有多间建筑,如仁智堂、隐求室、石门坞、止宿寮、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等,蔡元定、刘爚、黄榦、游九言、詹体仁、李闳祖、李方子、叶味道...
12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南唐元宗之弟李良佐入道,赐额“会仙观”,宋绍圣二年宋哲宗降旨改名冲佑观。元改观为宫,名“万年宫”,占地数十亩,颇具江南道院建筑特色,成为全国六大名观。后历代多有重修、扩建、改建。朱熹于宋淳熙三年至五年主管武...
13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武夷山的题刻,包括其内容和历史背景。朱熹在武夷山留下了多处题刻,涉及诗词和理学思想。其中一些题刻记录了他的理学思想的发展和与其他学派的论辩。这些题刻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的重要资料,也展示了朱熹对武夷山的喜爱和重视。
14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社仓是朱熹为赈济灾民于宋乾道四年开始创建,乾道七年建成的社仓,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街凤凰巷内。社仓在春夏青黄不接时赈放粮食,冬秋偿清存放,大利于民。五夫社仓开乡村救荒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社仓历代重修不辍,最后一次...
15
知识出处: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